妙,竊取中國的大片領土膽量之大,連英國這樣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都自愧不如。
195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雖然進入西藏,但由於中國兵力有限,西藏條件惡劣,地域廣大,駐藏部隊大部分是內地人,對西藏不熟悉,再加上和平解放西藏的
&ldo;十七條協議&rdo;規定,西藏當地民兵仍然保留,因此部隊在西藏主要是政治作用,邊境防衛主要還是依賴當地藏軍,直到1959年西藏平叛時人民解放軍才控制全
部邊境。也就是從1959年開始,中印開始出現邊界摩擦,1962年擴大為邊界戰爭。這就是麥克馬洪線邊界爭端問題的由來。
二、中印邊界地區現狀
整個中印邊界全長1700公里,分東、中、西三段。在每一段邊界上都有爭議領土。
1東段:爭議領土9萬平方公里領土,全部被印度佔領。
中印實際控制線就是非法的&ldo;麥克馬洪線&rdo;。印度地圖已經將其作為它的正式、合法邊界,並於1987年宣佈成立了&ldo;阿魯納恰爾邦&rdo;,同時向該地區大量移民。
目前定居在那裡的印度人比全西藏的人口總和多兩倍。
2中段,爭議領土2100平方公里,分為4處,全部被印度佔領。
3在西段,爭議領土33萬平方公里,主要是我國的阿克賽欽地區。其中印度佔領巴里加斯一處,其餘都控制在中國手中。
以上三段合計,印度共佔領我92萬平方公里領土,相當於六個北京、一個浙江省、兩個半臺灣省,比英阿爭奪的馬島大10倍,比日俄爭執的&ldo;北方四島&rdo;大20倍
,為我國總領土的一百零一分之一。這樣大面積的領土爭端,在現代國際社會中,是一個國家非法侵佔別國領土的最大案例。
北京中南海
中南海位於北京故宮西側,鰲玉橋以南。中南海是中海和南海的統稱,明朝以前曾稱為太液池、西海子和西苑。始建於遼金,後經元、明、清各代不斷的擴建,
面積達1500畝左右(其中水面約700畝)。古代中南海一直是列朝封建帝王的行宮和宴遊的地方。
中海主要景物有紫光閣、蕉園和孤立水中的水雲榭。此榭原為元代太液池中的墀天台舊址,現在還存有清乾隆帝所題&ldo;燕京八景&rdo;之一的&ldo;太液秋風&rdo;碑石。南
海主要景物有瀛臺,臺上為一組殿閣亭臺、假山廊榭所組成的水島景區。重要的建築物有翔鸞閣、涵元殿、香依殿、藻韻樓、待月軒、迎薰亭等。瀛臺東現有石
橋通達岸邊。此外,在中南海中還有豐澤園和靜谷,是園中之園,尤以靜谷的湖石假山的堆疊手法高超。中海&ldo;水雲榭&rdo;,南海&ldo;瀛臺&rdo;,連同北海瓊華島,構
成&ldo;三海&rdo;中的&ldo;三神山&rdo;。
瀛臺島在順治、康熙時都曾大規模的修建,為帝後們避暑之地,也是康熙皇帝垂釣、看煙火、賜宴王公宗室等活動之所。瀛臺之名取自傳說中的東海仙島瀛洲,
寓意人間仙境。島上的建築物按軸線對稱佈局,主要建築都在軸線上,自北至南有翔鸞閣、涵元門、涵元殿、蓬萊閣、香依殿、迎薰亭等。與東西朝向的殿宇祥
輝樓、景星殿、慶雲殿等共同組成三重封閉的庭院。沿瀛臺島又點綴了許多賞遊的建築:東面有補桐書屋、隨安室、鏡光亭、倚丹軒,以及建於水中的牣魚亭;
西面有長春書屋、八音克諧亭、懷抱爽亭等。另有寶月樓與瀛臺隔海相望,袁世凱竊政時改為新華門。南海的東北隅有韻古堂,即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