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你沒看到麼?為了吃飯啊。”那人撇嘴笑道,“政府的人吃了飯不幹事,大家吃不起飯了,不找政府找誰”
看來這人也是個憤青,韓東心中苦笑,問道:“具體總有一個原因吧?”
“嗯,那些人我認得,是興團軸承廠的,他們隔三差五就來鬧鬧,問題也總是解決不了。”那人嘆息了一聲,“好好的國有企業,幹嘛就拿給私人了呢?大家不僅身份沒了,連飯都沒得吃了,唉,亂了,亂了……”
。
【謝謝朋友們的訂閱,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加vip群35844547,只收真正支援、喜歡本書的朋友,進入請給管理員出示訂閱截圖或者粉絲截圖,謝謝。】
【660】揪心
【660】揪心
“好好的國有企業,幹嘛就拿給私人了呢?大家不僅身份沒了,連飯都沒得吃了,唉,亂了,亂了……”
聽得出來,這個人只怕也曾是國有企業的職工,說不定也是被下崗了的,或者是面臨即將下崗的人。
看到他憂心忡忡的樣子,韓東也沒有再追問了。
興團區軸承廠的問題,昨天去富義縣的路上,曹思豪在介紹王慶林的時候,提到了興團區軸承廠,這個廠的改制正是王慶林的政績。
一個國有企業,被作價五十七萬元,出售給另外一個民營機械廠。
同時原軸承廠的工人,在改制以後,並沒有享受多久的好日子,便全都被解僱了,導致他們的生活都很困難。
這中間肯定存在很大的問題。
國有企業的員工,因為各種原因,在謀生技能上面,相對比較薄弱,離開了國有企業這個大家庭,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安置和引導的話,很容易就生活困難。
這也正是國有企業改革中,很多職工下崗以後,生活無著落,於是上訪、鬧事,種種不好現象的原因之一。
當然,這中間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政府部門,沒有真正將他們的利益放在心中,沒有妥善地解決好。
這是華夏國改革過程之中的陣痛,是改革付出的一些代價。
韓東雖然有心改變這種狀況,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很多事情,就算韓東有著先知先覺的記憶,但是他還是無能為力。
一個人的力量,跟整個歷史大勢相比,是十分渺小的。
即使韓東背後還有韓系這一個巨大的勢力,但是韓東也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華夏國國有企業改革中出現的很多問題。
韓東也曾努力過。
比如韓東在富義縣的時候,就想出了好的法子,以鄧關紡織廠為例,弄出了政府、投資方、工人三方組成的管理委員會,共同決定廠裡面的大事。
這個制度是好的,並且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可是在韓東離開以後,沒多久,這個好的制度便沒有得到好的執行。
現在鄧關紡織廠已經不在了,唯有剩下破舊的廠房。
而裡面的工人,想必現在的生活,都不會多麼好過吧。
可以說,韓東搞出來的富義模式,如果各級政府,都能夠嚴格按照實施的話,那麼在國有企業改革中,便不會存在那麼多的問題。
可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真正落到實處的,又有幾個呢。
僅僅以富義縣為例,韓東離開也沒多久吧,那些經過改制,原本發展得好好的國有企業,現在已經面目全非了。
其他的地方,情況只怕並不會多麼的樂觀。
韓東站在一旁,看著那些默默地站在那裡的工人。
他們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眼神有些空洞,就那麼靜靜地排著整齊的隊伍站在那裡。
無論工作人員怎麼苦口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