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她很多事都不是特別願意,但只要是她去做了,收到的意外之喜總是很多。
我每次告訴她:“沒關係,去試試唄,重在參與,先去做,做了就知道了。”
比如這屆她去參加了運動會,每個她參加的專案,她都有在認真且努力的好好完成,而且還有獲得獎狀。
十三會為自己想要獲得的東西,而去爭取和努力,這是值得誇獎的。
不管是搏擊還是主持,她會自己去看兌換玻璃櫃裡的玩具,上面需要多少積分兌換,而為之努力。
她會告訴我,最少的需要多少積分才可以兌換這個時候,她就會拿出積分卡,然後我和她一起數。
最開始,我不知道那些積分可以兌換禮物,十三每次帶回來,我沒管,她自己也不打理。好多都被扔垃圾桶了。自從她知道可以換禮物後,她自己單獨拿了一個自己的挎包,把各個科目的積分整理在一起,規規矩矩,整整齊齊。
看,這叫什麼呢?
那就是要讓孩子自己知道價值,她可以從中獲得,不管是什麼,對孩子有吸引力的,都是不錯的學習引導方式,孩子自身的參與感,很重要。
還比如,十三學校透過認真做題,背誦,課堂紀律,或者其他,來獲得小紅花和贊,集滿多少可以兌換禮物。十三從入校開始,她每次都很認真地在集,而且會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為之努力。
十三透過這個禮物,她知道了背後的幾條行為準則,而且是明明白白。
一是兌換人:就是這個兌換禮物,該找誰去兌換。
二是兌換日期:就是說兌換禮物是有日期規定的。
三是收集紅花和讚的數量:就是必須達到可以兌換的數量,才能獲得相應的禮品。
十三,她會自己把這些關係理清楚。其實,這一點,看著很簡單,做起來,我這個成人,我也不能保證能想到會把這個提前弄清楚。因為十三自己問的。
十三開學那時,在學校受了幾次傷,她說見同學都去找老師,所以她自己就知道找老師去消毒了。
十三在班裡有個特別喜歡的小男生。她說,別人有時拉那個小男生去做危險的動作,她會告訴他不能去。
從這裡看出,十三有自己的原則,她知道用這種方式去保護她想保護的人。
作為媽媽,我當然不希望她多管閒事。但她的出發點並沒有錯,所以,我只能告訴她:“你這樣要求自己是對的,然後告知那個小男生有危險也是對的,但是,媽媽希望你更多的是保護自己。“
我也會關注她是否得到回應。她會告訴我,那個小男生聽她的話,不會跟去做危險的動作。
關於這一切,從她是個小學生開始,她就開始向著前走,慢慢離我越來越遠了。
我只能從她言行中看到她在慢慢成長。
因為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有些事情,必須要家長不放棄,才能夠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