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多麼誘人?倘是那後選之人不是沈知禮,而此事又不牽扯狄念欲求旨賜婚一事,只怕她也就答應古欽了。
她一把算盤所計皆是為了他,可他卻以為她之所以會攪出這一大亂,目的僅在於不叫別人被冊為後?
想著,她心中便嘶啦一下躥起了火。
氣歸氣,但她卻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衝他撒這火,問他一句他尚且不答,何況別的?
他亦收了那點笑,打量她神色良久,才看明白她這是在同他置氣,當下嘴角又彎了些,握住她的臉龐道;“孟廷輝,你這臣膽是愈發大了。縱是生我的氣,也該斂斂臉色才對。”
一句話錚叮一聲敲醒了她。
她心底小驚了下,竟才發覺自己怎就忘了這君臣體面,口口聲聲不奢不求,可她眼下這又是在氣什麼?
他對她縱容得已是足夠多,多的叫她都有些後怕。
她一下子斂了神色,硬是擠出絲淡笑來,輕聲道:“臣豈會升陛下的氣?只是臣有一事一直未曾走與陛下知曉,本以為無關大體,但今夜才知甚為重要。”她輕頓,見他沉眉在聽,便繼續道:“當日古相私晤臣時曾言,倘若臣不涉中書奏議冊後一事,他與其餘宰執們便舉名除臣給事中、同知樞密院事一職。”
古欽之言她有意截留了一半,又改了稍許,是不想再陷古欽於難境,而這片語也應該能讓他明白她當初是多麼的進退維谷。
本以為他聽了會略感驚訝,誰知他只是輕一挑眉,低道一句:“何須你道?”
她倒驚訝起來了,這……這豈是表明他早就明白她的心思?
那他為何還要廢中樞預議側後之權?
不待她深思,他便又將她抱緊了,似是隨意道:“心中可是想入樞府?”
躊躇間,她臉上的神色早已將她出賣得一乾二淨,不待回答便讓他看出來,她心中是想要這一職缺的。
但她顯然不是對軍務有多大的興趣,只是被這能入樞府的機會及同知樞密院事一職的光環給吸引住了。
他雖瞭解她的心思,但這卻無礙於他的決定。
樞密院與政事堂的老臣們之間關係不睦依舊,凡遇國家大事須二府共商者,二府意見則時常相左,久而以致政事堂不涉軍務、而樞密院亦不涉朝政。如此二府關係雖可緩和些,但若突逢軍亂國禍,則二職務必無法迅速議同其事,乃致延誤治亂之機,之前柳旗禁軍叛變一事便是個好例子。
欲使文臣參豫樞府軍務,便是想要一改眼下二府之間的局面。而此次得入樞府之人,將來亦必將列位政事堂,如是方可漸漸緩和二府之間的關係,而使得二府能夠坦然共議軍國大事。
但這一改便是大事,所動的不只是朝制,更牽扯到了朝中最資深顯要的文臣武將們。選誰入樞府,能夠既使政事堂的宰執們沒有異議,又讓樞密院的老將們放心使豫軍務?
孟廷輝縱是名聲稍劣,但她在朝的政績卻是有目共睹的;自徐亭一事後,朝中兩制以上的文臣們便沒人敢當面說她的不是,而每當她得以擢升時,那些年輕新俊、改試後的新科進士們更是感到與有榮焉,這絕非是老臣們可以小覷得了的。
最重要的是,她之前遠赴潮安北路平定禁軍之亂時已博得多數親軍將校們的好感,而他之前有意帶她至校場練習騎射時,更能夠看出來樞府老將們對她並無反感之意。
更何況此番他對狄念與沈知禮又有恩,已歿武國公秋風與沈夫人曾氏於樞府老將們眼中是何地位更是不必說,這一次之後定亦將她看作自己人了。
這些道理,他明白,想必古欽亦明白。
否則以古欽幾十年來在朝為官的守制與執拗,又怎麼可能隨隨便便就許諾她這種事情?
只是古欽雖然有意舉名要她入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