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尉遲寶琳,結果才一夜,老元帥就這麼不明不白的死了。
事實很清楚,可此時卻沒有人跳出來說什麼。
本來,其實老元帥要勤王討逆,支援的就沒幾個。
張超要篡位不假,可他代唐似乎早已經水到渠成的事情了,而且張超都已經拿下了漢京,控制了皇帝,甚至聽說京師的那些官員貴族甚至是士子學生們,都沒有幾個反對的。
這種情況下,張超代唐是眾望所歸了。
這可不比當年太上皇復辟,大家勤王討逆,還有功。現在勤王,就他們這點人,五千里路呢,一路打到漢京得什麼時候?
可以預見,他們估計這一路南下,連關都入不了。
而且,到底有幾個人真心願意跟隨老郡王起兵勤王?
這大帳裡的將軍們,固然有一些並非張黨,可此時此刻,連他們也都放棄了。老元帥一死,其實他們心裡悲嘆之餘,甚至長鬆了口氣。
老元帥不死,他們跟著南下,說不定是條不歸之路。現在好了,尉遲寶琳接任主將,那他們也就不用再勤王討逆了。
尉遲寶琳拿出一封信。
“此前,漢京來信,陛下已經賜太師九錫、假黃鉞,並加攝政之號。如今大唐內外,朝政、軍事,悉歸安國首相節制。”
“安國攝政首相給我們北伐軍的最新軍令,征伐掃滅人之後,在地駐紮,修建道路、兵站、驛站,建立軍堡軍鎮。朝廷已經將地,設立為嶺東道。我們暫時還不能班師,也暫時不入漠北或征討。”
“計劃已經改變,北伐軍的北伐任務已經結束,下一階段,八萬北伐軍轉為駐守饒樂道、松漠道、嶺東道三道,鎮守奚、契丹、故地,圍剿掃蕩三部殘餘,在此建立牢固的統治。”
說到這他頓了一下,“朝廷對於我們北伐奏捷非常高興,特下令,重重犒賞。士兵加三月餉,士官加餉半年,軍官晉散階一級,加勳一轉。”
將校們心知肚明,攝政王是不肯讓他們這支兵馬南下了。估計那邊還不知道老元帥已經死了,或者說老元帥之死,本來就是得自那邊的授意也有可能。
但不管如何,勤王討逆就隨著老元帥之死而消散吧。
暫留塞外駐兵屯田,也沒有什麼,等攝政王成了皇帝,估計他們也就能調回去了。
滿帳都是聰明人,沒有人說要探究老元帥的死,也沒有人說張超這個攝政是篡位奪權。
“老元帥死不瞑目啊!”
一嗓子有如炸雷,將滿帳諸將都嚇了一跳。
大家扭頭去看,想要知道是哪個人如此不識趣。
卻見是個虎背熊腰的校尉,也就統領幾千人馬而已,似乎是屈突通的一個侄子。
這聲吼,讓諸將都有些不太自在。
大家都明白的事情,你吼出來不是讓大家難堪嗎?
尉遲寶琳道,“屈突校尉,老元帥的死,我們也很難過。我向你保證,定要查明此事詳情,給老元帥也給你一個交待。”
“事情明擺著,還查什麼?張超篡位謀逆,我從父對大唐忠心耿耿,要率軍勤王討逆,然後,就被你們這些為虎作倀的張超門人給害了。尉遲寶琳,你還我從父命來!”
尉遲寶琳冷著臉揮手,“屈突校尉痛失親人,一時心痛的失去了理智。來人,送屈突校尉下去休養,這段時間就好好休息,軍務之事暫時不用管了。”
第1405章 唐王
內閣首相公房。
今天很難得的坐了一群人,房玄齡、馬周、魏徵、褚遂良、岑文字、許敬宗等位列左側,而右邊坐的這群人卻也個個來頭不小身份不凡。
長孫無忌、高士廉、楊恭仁、宇文士及、韋挺、杜淹、戴胄、劉弘基等居於右側就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