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五。
江北已經下了幾場小雪。
江南才剛剛過了暑熱。
這一年的秋收並沒有受到戰火的影響,各地都報了豐收。
楊林再次被群臣“逼將”,這次推辭三次之後不果,只得受帝位,立三司,建六部。
朝臣官員各自升官,皆大歡喜。
國號為“乾”,楊林為“大乾武王”,開國定基。
楊公寶倉的寶藏到手之後,魯妙子更是加緊趕製出了一些強弩和投石車。
再加上飛馬牧場全力購買放牧的馬匹,楊林麾下百萬大軍,已經武裝到了牙齒。
最關鍵的是,因為糧食豐足,沒有戰亂,將近一年時光,難得的休養生息,百姓和軍隊都已經歸心。
軍心可用。
民心可用。
這時就不必再等了。
許多事情,都講究一個水到渠成。
楊林就算是不想渡江北上,這時候,江都王庭的文臣武將們,也開始忍不住了。
上奏請戰的文書,已經如同雪片一樣堆滿了上書房。
楊林連壓了三次,也已經壓不住。
當北面第一縷寒風吹過江南的時候,他就下令出兵。
同一時間,嶺南宋閥,也領兵三十萬隨軍北上。
由宋缺親自領兵。
八路大軍齊齊發動。
同時攻擊瓦崗、洛陽、長安、河北等地。
大地一片狼煙。
十月二十日。
瓦崗臣服。
秦瓊、程咬金、羅士信、單雄信、王伯當、徐世績等人兵敗歸乾。
李秀寧提三萬娘子軍,十萬青鸞軍,十萬陷陣營,偕同杜伏威一塊,對瓦崗軍實施分化離間之策,各個擊破,三戰三捷,徹底把瓦崗軍打崩掉。
也為江都宮更添了數員虎將。
十月三十日,長安方面,李世民與沈落雁兩路大軍,共三十萬,以李世民為首,直面長安。
此戰乏善可陳。
李世民不愧為天之驕子,在這種情況下,竟然演了一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大戲來。
李建成一觸即潰,李淵交出兵權,告老還鄉。
長安易主,豎起大乾旗。
宋缺三十萬兵,左路大軍直搗漠北,梁師都、劉武周之流根本沒有造成太多阻礙,就被一一拿下。
右路大軍,李靖率十五萬輕騎,號稱二十萬,破竇建德,再與宋缺兩路夾攻,破突厥四十萬騎。
直入草原數百里,全功而返。
楊林率徐子陵、寇仲、陳子興等人,是為中軍,徐徐推進,直面洛陽。
大半年來,洛陽方面的楊侗極其古怪。
說他強又只懂得窩在東都,不去四下攻掠。
說他弱,卻是坐擁四十萬大軍,堅壁清野,防禦堅實。
李閥方面,曾經三次攻洛,都被迎頭痛擊,打得退回長安去。
可以說,隋朝最後的底蘊其實一點也不弱。
尤其是,有了一個英明神武的帝王之後。
對,就是英明神武。
楊侗如同變了性子一樣,收攏兵馬,安撫人心,鼓勵生產,大練兵馬。
再加上他本人強悍得一塌糊塗的實力,又有堅城相助,誰想去啃一啃這塊硬骨頭,都要崩掉幾顆大牙。
楊林現在已經差不多確定,那楊侗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他知道,對方其實是在等著自己。
或許,就跟當初的寧缺一樣。
因此,這路兵馬,由他親領,沿途碾滅朱粲,把這個食人魔王親手抓住,號令千刀萬剮。
然後,整軍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