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8部分

與直屬團匯合後,就在高市南面住了下來,而且一住就是半個月。

期間他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警戒,雖然幾次進入最高等級的警戒,但並沒有參加真正的戰鬥,好幾次都是虛驚一場。

高市在中**隊層層包圍中,裡面的越軍接受中**隊一次又一次零星炮火的蹂躪,一個個被中**隊弄得神經兮兮,一個個狼狽不堪精痞盡,人都快崩浪。裡面的每一個越軍武裝人員都渴望中**隊早日發起總攻,以結束這種精神高壓。

但中**隊卻遲遲沒有動作,只是每天用火炮轟上一陣。讓越軍有火無處發洩,有地方卻無法躲藏,這種被動挨打的次數多了,一些越軍實在受不了這種摧殘而發起自式衝鋒。

對於越軍自的要求,中**隊自然滿足,這些衝鋒的“勇士”往往剛從藏身之處跑出來就會被嚴陣以待的中**人射成爛肉。即使有越軍中途害怕、反悔,也很難活著逃回去,中**隊如雨的子彈瞬間打消了這些“勇士”的任何念頭,逼他們走上的都是一條無法回頭的絕路。

對於中**隊長期對高市、諒市圍而不打,不但越軍譏笑,譏笑中**方高層太天真,到這個時候還奢望越軍派出援軍解救被圍的部隊,就是中**隊自己計程車兵也迷惑不解,不知道自己的上級在搞什麼名堂,明明越軍不會再來援軍,為什麼不立即將被包圍的越軍消滅,為什麼不迅速佔領越南北部戰略要地,這樣的話不就可以迅速向越南河進軍了嗎?

郭拙誠開始的時候也是很奇怪,有點不明白為什麼中**隊就此止步不動,而且一直不動手拿下兩處要地,要知道前世中**隊到了就打,有多快就打多快。

但是沒有多久,郭拙誠就明白了為什麼高層這麼做,而且他心裡還為此竊喜不已:目前中**隊的目的已經發生了重大改變,不再以打擊越軍軍隊為主,而是改為獲得更大的利益為主。具體來說就是為了儘可能地將郭拙誠他們佔領的那個鈦礦裝置運送回國。

中**隊竟然破天荒地留下兩處要地,就是為中國技術人員拆卸裝置贏得時間。

想到中國高層做出這個決定,郭拙誠感到欣慰的同時更為自己能改變歷史而欣喜。

郭拙誠知道這場戰爭已經到了垃圾時間,如果不出意外,他和他的直屬團將很快回國。

1979年3月11日,中**隊終於重拳出擊將圍困了多天的高市、諒市一舉拿下,然後於3月12日,比原來歷史晚了整整7天時間宣佈撤軍。3月23日中國宣佈所有中**隊撤退回國,中越邊境戰爭達到目的勝利結束。

郭拙誠和他的直屬團是在3月20日回到國內的。

到達邊境線的時候,一支精幹部隊奉東線軍團總前指的命令將郭拙誠、陳垚、柳援朝接走,而特戰隊則從直屬團分離出來,由鄧子峰帶領,由部分精幹部隊帶往一個秘密基地。

當郭拙誠一行三人到達東線軍團總前指的時候,迎接他們的竟然有許大將軍、柳程智還有幾個郭拙誠、柳援朝不認識的幾個高官,其中有一個人面貌與陳垚的相貌很想象,只是年紀大得多,從陳垚的眼神可以看出,這個高官不是陳垚的父親就是叔叔、伯伯之類的人物。

郭拙誠認識這個人物,他是前世在電視裡看到的,十年後他將是軍壇的風雲人物。現在的地位僅次於許大將軍而已。他看向陳垚的目光是欣慰,而看向郭拙誠的目光則是感激和欣賞。其眼神與柳程智看向郭拙誠的眼神幾乎一樣。

他和柳程智一樣,都是孩子的父親,他們的孩子都在郭拙誠的幫助下,不但參加了中越邊境戰爭,而且都立了大功,都升了官。與軍隊軍官老齡化相比,無論是年紀小的柳援朝,還是年紀較大的陳垚,都可以說是少年高官▲援朝二十歲左右就成了主力團副團長,陳垚剛過二十歲不久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