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上睡著了。朦朧之中,見一位鶴髮童顏的白鬍子老人對他拱手說:“大帥要為百姓治水,實在可欽可佩。”
戚繼光忙起身還禮:“本官雖有此意,但至今不得要領。老丈此來,必知其中端倪,可否賜教?”
白鬍子老人捻鬚吟道:“馬蘭峪,像條船,有槳無檣打轉轉。東一擺,西一閃,黎民百姓受熬煎。”
戚繼光聽後茅塞頓開,正要拜謝,老人倏地不見了。戚繼光一愣神,醒了。原來是做了一個夢。細想夢中的情景,那首民謠確實聽說過。看來,馬蘭峪的百姓需要一根“桅杆”!
第二天,戚繼光重新觀看了馬蘭峪的地勢,決定在位於馬蘭峪一村西南堂子山(又稱塔山)上建造“桅杆”-——一座寶塔。
附近百姓聞訊,紛紛前來幫工幫料,沒過多久,塔就建成了。
戚繼光把它命名為“永旺塔”,並命工匠在塔身上鐫刻了六十多幅農業五穀豐登、農戶安居樂業的圖案。
說來也神,自從這塔建成以後,馬蘭峪再沒發過洪水,即便是雨水大的年頭,河水上漲,也是有驚無險,這裡的百姓真正過上了安穩日子。
後人在塔身的南壁上嵌了一方碑刻,撰文記載這段佳話,紀念戚繼光的功德。如今,遊人來到這裡,塔身上那方碑文和那些昭示百姓安居樂業的浮雕圖案還清晰可辨。
林飛揚清晰的記得,他小的時候,塔山下面有一條小河,河水從馬蘭峪鎮西部地勢較高的山區流淌下來,經過塔山腳下,迤邐流向東邊地勢低的地方,流過曾經的馬蘭峪四中,流過王八蓋山。
那王八蓋山也是林飛揚小時候的記憶。
林飛揚依然記得,上小學的時候,王玉順老師帶著他們一起去春遊的場景。
馬蘭峪鎮一村,這裡承載著林飛揚的鄉愁。
林飛揚依然記得,小的時候,自己跟著媽媽下地幹農活的時候,很喜歡到距離自己家農田不到三四百米的地方玩,因為那裡有一座牌樓,一個亭子,亭子裡有還有一個王八駝石碑的建築,而且就在林飛揚他家農田的後面,就是清惠陵。
每年清明節的時候,王玉順老師都會帶著他們這些馬蘭峪一村小學的同學去距離惠陵不遠的一個遍佈蒼松翠柏的地方去掃墓。為的是紀念當年惠陵慘案中犧牲的馬蘭峪小學校長李墨林,學生馮旭光等22名遇難犧牲的同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林飛揚之所以現在三觀比較正,之所以心中充滿了家國情懷,和小時候所接受的這些革命教育有很大關係。
幾年之前,林飛揚曾經回過一次馬蘭峪一村,那個時候,他已經成為了省政協委員,他想要去看望一下自己的小學老師王玉順,他想要向王老師彙報,他的學生有出息了,成才了!
可惜,物是人非,三十年過去了,林飛揚回去的時候,得知去年王玉順老師剛剛故去的訊息。
林飛揚很傷心。
此時此刻,再次站在馬蘭峪的土地上,林飛揚有一種心神寧靜的感覺。他感覺自己的心已經和馬蘭峪同呼吸、共命運。
唯一讓林飛揚比較頭疼的是,陳曉霞和王雅慧兩人幾乎同時趕了過來。
於是乎,每到爬山的時候,4名女將再加上林飛揚,五大一小6人爬山,規模浩浩蕩蕩,讓很多人尤其是很多男人都充滿了羨慕的目光。
但是眾人卻不知道,林飛揚心中苦不堪言。
因為他不管是和陳曉霞還是王雅慧,只要多說一句話,其他的女人就會心生吃醋,林飛揚的胳膊腰間軟肉上,到處都是青一塊紫一塊的痕跡。
林飛揚這位大殺四方的猛人,如今卻淪落到任人欺凌的境地。
不過看著自己那虎頭虎腦的和自己小時候幾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