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到了清代後期,包衣三旗的應選女子就不再稱為秀女,而在挑選宮女時,就明確地說“引見包衣三旗使女”了。所以說,能夠成為清廷后妃的,主要是八旗秀女。
但這種制度卻也有例外:雍正的生母德妃烏雅氏堪稱清朝首屆由包衣宮女晉位高位妃嬪的首位。包衣間各家族聯絡密切,因此德妃的成功也讓包衣勢力大大上升,甄嬛傳劇中的夏冬春不過身為包衣佐領之女卻敢如此囂張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至乾隆朝,包衣勢力鼎盛,前有慧賢后有孝儀,皇家的內務府機構幾乎便成了包衣家族的私地。
不止包衣,康熙爺的順懿密妃王氏不過是個漢人,連漢軍旗都不算;乾隆的純惠皇貴妃蘇氏原也是漢人,後來抬為滿軍旗。
所以清朝妃嬪制儀中的‘官女子’便是為宮女晉為妃嬪所設。清制規定宮女不得越級晉封,雍正待薛寶釵也是先封為末等的‘官女子’,侍寢後加封‘答應’。
然而有些選中的秀女不過十三四歲,身體尚未完全發育,什麼事也做不成。
雍正對蘿莉沒興趣,下旨將秀女的年齡抬高到15到19歲;未選中的秀女隔年便可返送回家自行下嫁;雍正復又想起甄嬛中的秀女大牌的回家學規矩,黑著臉特意規定‘凡入選秀女皆在西花園統一由教養嬤嬤教習宮中規矩,留閱者由帝后二選後再行冊封’。
*
六月初一的午夜,各旗送選的秀女便乘著騾車按次序進入地安門,到神武門外等待宮門開啟後下車,在宮中太監的引導下按順序進入順貞門。此時卻還不能開始選閱,等秀女們乘坐的騾車從神武門夾道東行而南,出東華門,由崇文門大街北行,經北街市,然後再經地安門來到神武門外時選閱方能開始,此時便已是第二天的中午了。
秀女們三三兩兩在靜怡軒外與相識的秀女交談,林佳·黛玉【第二章中林家因林海全家抬入滿正白旗(滿上三旗),賜姓‘林佳氏’】站在離人群稍遠的地方望著眼前奼紫嫣紅心中倒也頗感有趣。
自從她有了個出身滿洲大族的繼母,她便在繼母的悉心教導下一改往日的略顯柔弱的姿態。身體康健不少不說,思維也更加開闊,不再耿耿於懷亡母和賈家。
即便是父親未曾調任京中時也是外放的從三品大員,她是正經的官家小姐,想想她以前被賈家的奴才私底下說小家子氣不及薛寶釵大氣時只能委屈地哭一場,實在是拎不清;她回家在繼母教導管賬後方知自家每年向賈家送的年禮都是最厚的,父親擔憂她在外祖母家被沒見識的奴才欺負,每年送的銀子只有更厚哪會薄待?可賈家的奴才依然嚼舌根說她是‘寄人籬下’。
——也不知自家送過去的銀錢有幾分都到了誰的手。
想想平日待她素來仁慈樣的賈母和王夫人,還有與她們這些小輩也打得開的鳳辣子——黛玉再回想受過的委屈,心都快涼了半截。
母親心念的賈家實在是太過不堪!
待王熙鳳為甄家求情帶三春到她這裡敘舊後,黛玉對賈家的最後一絲情分也全拋在腦後了。
——真當她林家的女兒是泥塑的好欺負不成!
之後賈寶玉還親自來過府上,被聞訊趕來盛怒的瑚圖氏派家丁給趕著丟回了賈家——都不是親家了卻還能舔著臉來話親戚,這賈家也太沒規矩了!
賈家也一時成了京中的笑柄。
“玉兒妹妹!”
黛玉尚還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一時竟沒注意有人站到了自己身邊,被喊了名字後方反應過來回頭去看。
來人是滿鑲白旗四品典儀都護的女兒馬佳·雲惠,也是黛玉這些年參加京中閨閣女孩聚會時認識的朋友,為人最是爽利。
昨日已閱選了兩黃旗,今日是兩白旗,這才巧合碰上。
見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