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看來這辣椒的需求量得加大,再一個如若形成了規模,自家產辣椒比買的又節省了很多銀子,最重要的一點,得給自家辣醬取個名字,加個包裝啊,前世產品推銷不都是講究包裝的嘛。

有了這些個想法,熙兒到家等哥哥們下了學,就召開了家庭會議,討論三個問題:一是做辣椒醬規模得擴大,家裡需要招些小工,當然主要技術得掌握在自家手裡;二是給辣椒醬命名,需要順口又好記的名字;三是定製罈子,從小到大,可以方便攜帶。

家裡連同姥姥姥爺九個人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連最小的小屁孩喜子也裝模作樣的時不時的插幾句嘴,姥姥姥爺則是笑眯眯的看著大家。

最終討論的定論是:王氏是技術總管,四兒是技術副總管;由王氏出面聘請其閨蜜鄭氏,當小作坊總管,負責招工及工序安排;熙兒是業務總管,負責把辣醬賣出去;福子和祿子是顧問,專門負責發現問題且提出問題的;柏三柱是運輸總管,負責送貨拉貨,兼職種地;姥姥姥爺協助大家。

熙兒家有一個好,不知從何時開始,家裡的事情都是家裡的所有人一起討論,不存在聽從和被聽從,每個人都是家裡的主人,都有讓自家變得更好的義務。

這讓熙兒有強烈的存在感,她幾乎已經想不起來她是穿越過來的,而且她也不想想,如果讓她再重新選擇一遍,她覺著自己肯定還是毫不猶豫的選擇王氏和柏三柱當自己的父母。

接下來,就按照分工每個人忙著自己的事情,王氏找了鄭氏,說了聘請她的事情,也說了月利銀子,每月是一兩,如若小作坊的效益好,再拿效益提成。

鄭氏一聽,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這與人打交道是她的專長啊,二來,每月有這些收入,讓兒子去私塾也不成問題了。

家裡作坊的名字也定好了,叫福熙堂,所有的罈子上都會有凸出的福熙堂三個字,罈子為褐色,封壇口的紅紙上寫上福熙堂辣椒醬幾個字,罈子定為兩斤裝、五斤裝和八斤裝三個規格,這些是熙兒負責去跟罈子作坊定做。

封壇口的紙上的字,則是由福子和祿子負責寫,也算是一邊完成任務一邊練習毛筆字。

四兒負責去鎮上的鋪子定做小工們的統一的衣裳,頭戴包頭巾,防止頭髮掉落,嘴巴帶上口罩,防止說話時吐沫落在辣醬裡,這個點子是熙兒想出來的,要想牌子長久,就得注意小的細節和衛生狀況。

柏三柱去鎮上,跟上次的陳掌櫃敲定半年的辣椒供應量,如果下半年再定會提前一個多月再去商定,這也是熙兒想試試加上培養柏三柱這方面的能力,他畢竟是大男人,有些事情還是家裡的大人出面比較方便,也不容易吃虧。

一切準備搞定,姥姥崔氏算了黃道吉日,人員也配備齊全,鄭氏共找來了十個手腳麻利,人品不錯的嬸子媳婦,小作坊就開工了。

家裡反正地方大,屋子也多,不愁做好了沒地方堆放,小工們是每做四個時辰,就是前世的八小時,中午管一頓飯,每月底薪四百文,做的多拿的多。

這比在家做家事好多了,不但有銀子拿,而且在婆家的地位漲高了,也是賺錢養家的人了。

這件事在石溝屯村還是相當轟動的,不少羨慕的媳婦婆子來找王氏走後門,也想過來做小工,都被鄭氏巧言打發走了。

柏老頭沉默了相當長的時間,他心裡頭啥滋味都有,最難受的當屬柏大芬,她在鄰村的家裡都聽說了孃家三哥開起了作坊的事,自從騙過銀子後,她已經好久沒敢回孃家了,這下聽聞柏三柱發了家,心裡那個矛盾啊,又想回去打些秋風,佔些便宜,又怕被人口水淹。

在小孫氏暗暗絞帕子的同時,柏建樹揪住了機會,向小孫氏提了去鎮上開鋪子的事情,說的小孫氏的眼前一亮,柏老大家在鎮上開了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