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3部分

艦圖紙在到了英國和德國後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兩萬六千噸的排水量是“獅”號足以與戰列艦(此時主力戰列艦概念已經轉換為大秦級,龍級在被英國人適當改變設計後成為戰列巡洋艦的藍本)相提並論的分量,不過考慮到戰列巡洋艦需要較快地速度,因此“獅”號的裝甲變薄了。特別是甲板裝甲。

這是英國人從東海海戰中得到的啟發中確定下來的思想。他們認為海戰將在比14000碼左右進行。雖然阿姆斯特朗提供的大炮和發展後的火炮觀描控制技術已經能夠保證在20000萬碼距離上的作戰。但是英國人迷信火炮彈道在幾乎處於直線時的威力。對繼倍徑大炮來說,炮彈彈道處於幾乎直線地距離為16000碼,這個數字就成了英國皇家海軍潛在執行的海戰轟擊標準距離。

這個認識帶來兩個結果。一是龍級本身要求的厚甲板被削弱了,因為英國人準備在14000碼的距離上直射,所以需要增強的是垂直裝甲。這是英國人對龍級設計的一一大修改。第二個改變是基於第一個改變生成的,英國海軍使用的穿甲彈只做了14000碼距離上的直射穿甲效果測試。這就是說英國人看重的是彈道與攻擊面成90度角,而不是其他的角度。這就導致了直到1915年1月22日的今天,英國穿甲彈在斜角上的穿甲能力尚且是未知數。

秦關邊走邊看。邊看邊想,他用自己的知識來衡量看到的一切,還評估英國皇家海軍這艘戰列巡洋艦的戰力,也順便跟大中華帝國海軍地戰艦作比較。這是一個標準的、稱職的海軍觀察員應該履行的職責。

很顯然,英國在承認中國戰艦的優越性的同時執拗地保守著自己老牌海軍強國的顏面,這種執拗在技術上就形成了偏見和錯失。作為符合帝國海軍戰列艦見習艦長資格的秦關來說,英國人在戰列艦上的觀念都落後了。未來海戰。就算是以戰列艦對轟為主的海戰,在火控系統、火炮射程和彈藥威力提高後。兩萬碼上地對轟將可以實現。兩萬碼,這就要求火炮的彈道不再追求平直而是追求曲射效能。在洛陽號上地16英寸50倍徑主炮使用上,帝國海軍要求地是遠端(兩萬碼以上)斜角攻擊能力,基於這個理念。對變得容易遭受攻擊的甲板加強了裝甲防護效能。

大中華帝國海軍與英國皇家海軍在戰艦技術上,存在著巨大地差異。這些,將是秦關撰寫觀察報告時的主要內容,至於是否建議英國皇家海軍考慮這個問題。那就不是觀察員應該做的了。

當然。這些差異是產生在帝國提供給英國人的技術中發生的。而15英尺光距的光學測距儀沒有出現在技術交易中,不限倍數的無線電測距儀更別指望在英國戰艦上出現了。在整合一體化的全艦火控系統方面,英國人保守地考慮到火控系統的戰場存活率,因此把單座炮塔控制後整合指揮的辦法,這樣即使在作戰中損失一座炮塔的火控儀器。也可以得到其他系統的資料。不過。這個辦法帶來的劣勢是全艦齊射的準確性和同步性大打折扣!最讓秦關覺得奇怪的是英國人有錢造這麼戰艦。卻沒有想到為戰艦配置兩套射擊指揮儀。這跟帝國海軍配置了三套射擊指揮儀相比。未免顯得過於小氣了一點。洛陽號和龍級、山嶽級、大秦號、大唐號,都採用了單炮塔光學控制系統整合、全艦光學射擊指揮系統和全艦無線電射擊指揮系統。可謂是豪華無比了!

不過,帝國海軍的戰艦數量只有英國海軍的三分之一強。

戰艦在以21節的航速緩緩轉向。現在的“獅”號是從正西往東南方向航行。在旗艦的帶動下,其他戰艦的航向也是一樣。

秦關察覺到了航向的細微調整,他暗罵了一句“笨蛋!”卻無可奈何地鑽進了內部艙室,他要去看看機艙,看看英國人究竟在動力系統上學到了帝國幾成功夫。

中校罵人是有道理的,在帝國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