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考察團負責人是外聘經理……陳英。”(未完待續。。)
第六百七十二章 寺廟承包權
“外聘經理?”劉羽哦了聲:“成吧,飯局就有你招待,我不出面了,明天帶他們上天台,我在天上河等他們。”
這幾天都是這樣,招待飯局都是萬龍和向小芳負責,劉羽則陪同考察團,幾天裡上山下山好機會,陪同了大概五個考察團,其中四個表示會參加一月半後的投標。
下午的時候,陳英來了。
雖然老子叫她老實趴著別動,奈何陳英挺獨立,琢磨著,即便老子的話在花羅縣不管用,但她走正規渠道總沒問題吧?不暴露身份就行。
晚上萬龍陪他們吃了飯,宴會上,陳英問道:“你們劉縣長呢?明天會陪我們一同上山考察?”
萬龍看他一眼,略感奇怪,才25的外聘經理?如果是家族經理還好理解,家族把自己的人安排在重要崗位嘛,能力大小反倒是其次,但外聘經理,那必須是有真本事,否則人家花大把銀子把你請來喝西北風啊?況且這還是本省的知名企業,規模較大,外聘經理更是馬虎不得,所以陳英的年輕,著實讓萬龍看不懂。
聞言,萬龍當即一笑:“縣長明天會在天上河等你們,陳總放心,我們會安排好行程。”
陳英眉頭聳了聳,心道,這縣長還真陪同考察!
第二天上午,萬龍就陪同考察團隊上天上河,去的時候,劉羽早到了。
這裡他這幾天來得次數太多,有些反胃了,趁著沒人的空擋。讓跟來的明長鎮委書記蔡力弄來一根釣竿。蹲在水庫邊釣魚了。
“這水庫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建的,有半個世紀了。”蔡力站在劉羽身後,不知從哪摸出一把傘,給劉羽撐著,眼睛則盯著劉羽的魚漂說道。
三年大饑荒那幾年?那幾年剛好也是大躍進最洶湧的幾年吧,到處都在趕超英美,大力“生產”,這個水庫就是當時的產物。
“水庫還挺老。那時負責修建的也是天台人吧?”劉羽道。
蔡力見劉羽有聽一聽的意思,忙道:“是,天台周圍六個村的全上了,老人、孩子都上,不上就餓死。”蔡力回想以往,一陣唏噓:“那幾年全國大饑荒,農村都沒有吃的,剛好趕上修建這水庫,一天提供一頓飯,就拿一片破陶陶罐片。挖一點白米飯,工程有進度。向上面報喜之後,會額外煮一大鍋蘿蔔,就這,已經是當時好多村眼望不來的美差。”
“一天一頓飯,還是把人餓得不行,好些人在這個壩上倒下了,再也沒有站起來,其中有些連姓名都搞不清楚就匆匆丟到山下埋了,這大壩,是最苦難那會,用命和血汗換來的啊。”
大略也覺得話題沉重了,蔡力收回思緒道:“不過,現在好了,這水庫以往還有個小型發電站,消耗大,搞虧了就停了,現在主要是承包搞水產,搞四大家魚。”
“哦,水產效益怎麼樣?”三年大災害,劉羽當然不會扯這個敏感話題問,而是望著這麼大一水庫,問道。
蔡力最近做了不少功課,張嘴就來:“承包出去,一年20多萬,只准許年終時捕撈,全縣水產養殖戶不少,市場比較飽和,效益不夠理想。”
水庫的魚比池塘的魚,味道要好些,水庫的生態相對完善,有自我迴圈系統,養殖的魚更接近於野生,而池塘的魚則少了許多迴圈系統的環節,需要人工投料,更甚者,不少池塘為了增產,還投放了激素。
只是,水庫的魚雖然比市面上池塘的養殖魚味道更好,卻賣不出價錢,原因就是差異化不大,一條魚丟出去,誰知道是水庫還是池塘養的?再說,現在的民眾,也很少在乎是水庫養還是池塘養,對他們來說,差別不大。
所以,天台山乃至整個花羅的水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