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先皇賜婚之前,兩人就見過,並非毫無印象。
邊關苦寒,燕長青又慢慢發現了滿門血仇的真相,一心復仇,根本沒有任何風花雪月的心思。
如此一來,在他心裡唯一留著印象的女人,豈不是就只剩下長公主?
她記得,原書裡特意寫過,在燕長青離開前,長公主專程去大般若寺,求了一個高僧開過光的平安符送給他。
燕長青是一個極重倫理道德的人,嫡妻送給他的平安符,自然會好好保管。
睹物思人也說不定。
此外,無論他是不是迫於無奈,往京城的長公主府送了五個孩子是事實。
觀他回來後的表現,以及他復仇成功後,自絕於樂陽墳前的行為,是否有愛情暫且不提,對長公主的愧疚之情是一定有的。
以及,回京之後,他和長公主縱然爭吵不斷,卻依然想要護著她。
比如在蘇子瑜那件事上,原主做錯事,他也沒有責怪一句,一直在替她設法脫罪,斡旋局勢。
現在想來,以燕長青的道德觀,他的內心一定經歷過痛苦掙扎。
一邊是他對不起的嫡妻,一邊是無辜的受害官員。
但是,他最終選擇了長公主。
哪怕違背自己的道德良心,他仍然選擇站在她身邊。
是了,秦瑤光記起,整本書從頭到尾燕長青都沒有責備過原主一次。
哪怕爭吵,最後讓步的人,仍然是他。
秦瑤光清晰的記得,因為這個,當時的書評區還有一個被很多人回覆的帖子,就是替燕長青抱不平的。
其中一點,便是說這麼惡毒腦殘的妻子,他為什麼還不趕緊跟她和離,留著拖復仇大業的後腿嗎?
或許,他回京時,是想要好好跟長公主過日子的。
就像現在,哪怕他明明有鎮國公府那麼大一個府邸,卻仍然甘於屈居於公主府一個院落中。
秦瑤光不想分辨,這其中是不是有因為自己穿書而來,對孩子們呵護有加的原因在內。
原主和她,共用一個皮囊。
燕長青的感情究竟是對誰,又真的重要嗎?
重要的是,原書劇情中,燕長青的表現確實如此。
或許,在燕長青的內心深處,藏著一份連他自己都未曾明瞭的、對長公主的感情吧?
見她沉吟不語,遲遲沒有說話,燕長青悄悄看了她一眼,指著案几上的簪子道:“殿下,這支簪子內有玄機,容我向你演示一二,可否?”
秦瑤光看了一眼如意簪,微微頷首:“可。”
她一直對原書中描述的這支簪子很好奇,沒想到有親眼見到的這一日。
是燕長青親手送的禮物,原主對如意簪愛不釋手。
無論髮髻上的飾品如何變化,都有這支簪子的一席之地。
最後,成了她的陪葬品。
燕長青的手指修長有力,骨節分明,是一雙武將才有的手。
秦瑤光忙收斂心神,不去想昨晚的雪夜裡,這雙手是如何滾燙炙熱,又是如何緊緊貼著她的肌膚,令她呼吸破碎。
她拿起白瓷薄胎茶杯,一口氣喝了小半杯梅花茶,才不再口乾舌燥。
燕長青神情專注,輕輕擰下簪子上金鳳銜著的那朵珠花,將珠花內側展示給她看。
“殿下請看,這裡藏有三粒藥丸,每一粒都能迷暈一頭牛。”
說到這裡,他不知道想到什麼,輕輕一笑道:“當然,如果是用在人身上,一個成年男子只需半粒,女子減半。”
秦瑤光恰到好處的發問:“郡王,本宮用不上吧?”
以常理而論,她長年住在長公主府,身邊還有青衣衛和侍衛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