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元安緩緩搖頭:“眼下不想。”
看著秦瑤光的眼睛,他認真說:“孩兒還沒想好將來要走的路。”
他身具當今帝后血脈,如果沒有當年汝陽王的陰謀,他是將來當之無愧的太子,登上帝位的人。
但人生沒有如果。
毫無疑問,謝皇后是這麼想的。
哪怕現在並不具備將他真正身世大白於天下的條件,總有一日可以這麼做。
然而對燕元安來說,並不是只有這一條路。
他還可以選擇,是做一個在世間逍遙的普通人,還是去承擔這副巨大的擔子。
就像皇宮對他的感覺,恐懼遠大於吸引。
一言九鼎的皇位、受萬民膜拜的九五之尊,對他而言,並不像在宮中耳濡目染之下的皇子們,那般有吸引力。
在馬車時,對謝皇后的付出他很感動。
只是短短一面,難道血濃於水的母子親情,就有這麼大威力?
但也僅止於感動。
“你是怎麼想的,說來聽聽。”秦瑤光問他。
“母親,我的最大底線,是每月進宮五天。”
他想得很清楚。
在他沒有下定決心之前,不徹底拒絕才是最優選擇。
或許,接觸越多,他才越能知道自己要的究竟是什麼。
“好。”
秦瑤光並不反對,一口答應下來。
燕元安再怎麼聰慧,也還只是個剛剛十三歲的孩子。放在現代,連初中都沒畢業。
要讓他在這個最迷惘的年紀,就做出人生的重大抉擇,委實太殘忍了些。
謝皇后太急了,她會好好去跟對方說。
說定此事,燕元安另起一個話頭,拱手道:“母親,孩兒在書坊和附近轉了小半個時辰,偶有心得。”
秦瑤光眼睛一亮,興致勃勃:“快告訴母親。”
她的神情,就是最好的鼓勵。
連燕元安自己都沒發現,他的眼神裡帶著溫暖的笑:“母親,西市裡的百姓大多不識字,書坊既然售賣文具,可否設一個免費替人寫信的席位?”
他侃侃而談,說著自己的發現。
和其他地方不一樣,京城的繁華讓不少人前來討生活,人口流動性極大。
許多行腳商人、走街串巷的小販等等,都有寫信回家的需求。
但尋人寫信並非易事。
一來文人墨客視擺攤替人寫信為恥,二來花費不菲他們捨不得辛苦賺來的血汗錢。
還有,對方的人品也不能保證,家書裡沒法寫重要的事。
“母親,如果能在書坊替人寫信,不但能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還能順道讓他們試用我們書坊裡賣的好東西。”
“好主意。”
秦瑤光心道:這不就是現代常用的“試用裝體驗裝”促銷手段嗎?
還能跟百姓需求結合起來,真不錯。
她沉吟片刻道:“我們可以單獨開闢一個小房間,來替人寫信。如果人太多了,就在外面排隊,讓那個人放心。”
以長公主的名義,來保護求信人的隱私。
只是增加一個崗位的工錢,就能一舉兩得,奈斯。
沒想到自己的提議能讓母親採納,燕元安的眼眸裡煥發出新的神采,主動請纓:“母親,兒子想去。”
“去寫信?”
秦瑤光訝然地問。
燕元安鄭重其事地點頭:“孩兒認為,在那裡才能知道百姓們的日子是什麼樣。”
的確,家書裡是最真實的柴米油鹽。
“但是……”
秦瑤光有些猶豫:“會不會耽擱了你的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