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尋人的過程中,燕吉音發現,想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找到一個人,光靠自己這三支隊伍根本做不到。
必須讓當地人都參與進來。
但各個部落本就散漫,生存環境的艱難,讓他們活著就不容易,誰會去留意一個陌生女人的去向?
想讓他們真正上心,只能將他們征服,成為大景的百姓。
燕吉音的提議並非空穴來風。
玉門關,是抵禦吐蕃入侵的最後一道防線。
而河西走廊,原本就屬於大景的疆土,這些百姓對大景溫和的統治都有好感。
大景地大物博,對河西的統治採取放任自治的形式,只派駐流官徵收商稅。對農耕社會而言,大景的根基在能產糧地區,並不看重商業。
也因為政策寬鬆,當時的河西走廊異常繁榮,商路暢通。
老百姓們的日子比眼下好過了不知道多少。
燕時晏召開了一次內部會議,確定下來逐步收復河西的計劃。
征服的過程,出乎意料的順利。
老百姓可不管你是吐蕃還是大景,只要能過上好日子就行。
在沙洲被索吉埠收復之後,就有不少當地勢力駐足觀望。
見大景遣來的長公主失蹤,還以為又是一次無疾而終,沒想到大景是認真的。
征討軍所過之處,大小部落聞風而降。
玉門關守將大喜。
他是一名老將,為了守住玉門關就花費了不少心力,沒想到臨到要卸甲歸田之前,還能立下這份潑天功勞!
天知道,長公主在他的地盤上失蹤,他有多誠惶誠恐。
唯恐哪一天來了旨意,要問他的罪。
他盡心盡力接待,又派出最精銳的兵馬護送,誰知道會遇到難得一見的沙塵暴?
那條路線,明明從來沒有出現過沙塵暴。
他哪裡知道,並非是從未出現過,而是形成條件苛刻。
那名嚮導正是看出了沙塵暴即將發生,才領著使團走了那條路。
燕時晏率人抵達時,他鬆了一口氣、同時又暗自擔憂:一個小毛孩,能幹成什麼事?
要不是因為對方是長公主膝下的三少爺,他根本就不會露面接待。
如今,在事實面前,所有的顧慮都煙消雲散。
隨著一個個部落合併入大景疆土,秦瑤光的去向也逐漸明朗起來。
更讓守將驚喜的是,安樂郡王重掌軍權,率領三萬精兵,日行八百里飛馳而來。
那可是軍中戰神燕長青!
哪怕只是為了調查長公主失蹤而暫時領兵,他相信,有了鎮國大將軍,別說尋回長公主了,收復瓜州涼州打退吐蕃指日可待。
別的不提,就說這幾個孩子,已經讓他刮目相看!
三日後,玉門關下旌旗獵獵。
是燕長青到了。
這三萬精兵,有一萬屬於京畿大營,跟隨燕長青一同出京。
另外一萬是衛尉寺臨時從別的州府抽調而來,還有一萬則是跟隨燕長青的嫡系,從北戎邊關趕來。
一聽說有仗可打,個個目露精光摩拳擦掌。
明明星夜兼程遠道而來,風塵僕僕,卻軍容齊整、令行禁止。
在玉門關下列陣,肅穆莊嚴,就連馬兒都感受到這份氣勢,不敢輕易嘶鳴。
玉門關守將在心頭暗暗咋舌。
若是隻有燕長青的嫡系也就罷了,這明明還有兩萬是臨時拼湊而來,在燕長青的手裡,被整合成鐵板一塊。
殊為不易。
還是在急行軍的情況下整軍,也不知道對方如何做到的。
只能說軍中戰神自有手段,絕非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