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瑤光回頭看去,老五從門口蹦躂進來。 他頭上戴著一個虎頭帽,兩隻小老虎的耳朵支稜著,隨著他歡快的步伐抖動。 逆著光,活像一隻動畫片裡才有的小老虎。 小老虎很快蹦到了她身前,仰著頭,奶聲奶氣道:“母親,兒子給侍衛叔叔煎好了藥,看著他喝啦!” “母親母親,您知道嗎,那藥方裡還有蟲子!兒子問了府醫叔叔,說那個叫做土鱉蟲,竟然可以逐瘀消腫、續筋接骨,是不是好神奇?” 清澈的大眼睛神采飛揚,老五一口氣說了好長一串,連著小手一陣比劃,跟秦瑤光分享著他剛剛的見聞。 明明連最基礎的啟蒙教材《百家姓》都學得那麼痛苦,如今,他只去了這麼一會兒功夫,就記得好幾種藥材的名字和功效。 老三站在他身後,含笑點頭。 證明老五說得一點不錯。 好孩子,得誇! 不愧是醫毒雙絕的好苗子。 秦瑤光蹲下身子,伸手把他往跟前一抱,看著他一張跑得紅彤彤粉嘟嘟的小臉,“吧唧”就是一口。 老五更開心了,“咯咯咯”地笑了起來。 “我家五哥兒就是厲害!” 秦瑤光笑道:“你要是對藥材感興趣,往後放了學,就去府醫的院子裡做小幫手,好不好哇?” “好好好!” 老五興奮得手舞足蹈:“不過這幾天不行,兒子還得去照顧侍衛叔叔呢!” 是個有情義有責任心的。 秦瑤光點點頭,牽著他的手往外走去。 她已經怎麼做火鍋從頭到尾都講了一遍,接下來就等著吃了。 這麼多人都堵在廚房裡,她要是不走,廚娘們也不好甩開膀子幹活。 於是乎,嘩啦啦一群人,簇擁著她出了廚房。 侍女下人們守著規矩,離得她最近的是穀雨白露,往後是二等丫鬟,再後面是跑腿的小丫鬟和幹粗活的婆子。 孩子們跟她親近,大大小小五個,在她身前身後走著,熱鬧的緊。 老五跟個小麻雀似的,蹦蹦跳跳嘰嘰喳喳。 完全看不出,就在之前,他受了那麼大一場驚嚇。 既是要留在逐風院裡用晚膳,秦瑤光這會兒也就不走了。 因為是五個孩子,逐風院的結構,和其他院落便有所不同。 這次修繕,白露和老二商量著,根據他們眼下的生活習慣,和將來成人後的需求,重新進行了功能規劃。 白牆黛瓦的影壁後,是三間採光極好、南北通透的抱廈。 原是用來會客處置事務之所,如今便將最大的一間改為學堂、左側那間改為書房、右側那間則放置琴棋古玩。 抱廈之後,是視野開闊的花園,假山、流水,還有那座鞦韆架都在其中。 沿著遊廊往後走去,才是逐風院的主要起居之所。 中間的正房最大,乾脆就作為了五個孩子共同使用的地方,類似於現代的客廳。 左右各有兩間廂房,則按年齡排序,從左到右依次為老大、老二、老三、和老五的臥室。 燕吉音跟著秦瑤光住在華沐堂,但在逐風院裡仍然保留了她的房間。 因她是女孩,不便和四個男孩同住,就將原來園子裡的內書房給拾掇出來,重新佈置為閨房。 雖說是內書房,卻是一棟有著兩層高的小樓。 燕吉音的閨房在二樓,一樓則住在白露。 午休時分,燕吉音則在二樓休息。 至於肖氏,她則住在小樓東側的耳房裡。 趁這個機會,秦瑤光把各處都仔仔細細看了一遍,在心裡暗暗點頭。 整頓一新的逐風院,很適合孩子們。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臥室,又不將他們分開。學習的地方離得近,玩起來也便利。 等到他們大了,各自娶妻後,就會一個接一個的搬離逐風院了。 古代成親的年紀早,而老大已經十三歲。 別看他們現在還只是孩子,離成親也不過只有幾年光陰。 在正常人家,這已經是相看親事的年紀。 然而,他們身世不同常人,秦瑤光想著,待燕長青回京後,再交給他去頭痛。 想到這裡,她莫名有幾分傷感。 五個孩子中,老三性情最偏激,心思卻最為細膩敏感。 他走上前,把還膩在秦瑤光跟前撒嬌的老五抱走,問道:“母親,您說的暖鍋子,可是在宮裡吃過?兒子竟是從未聽聞。” 老三一向寡言,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