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9部分

什麼?有我在宮裡保駕護航,您還擔心誰來害你。我直話告訴你,現在不動手,以後更沒機會。宮裡有人在整我。”

“什麼,是何人?”

“暫且不知,我就告訴你,爹,錯過這次,等司馬昶和他的人穩下局面,他就會來收拾你跟我了。別說帝王之側不容異人,說單單咱們從前對他做的那些事!他能饒得了咱們?”

海陵王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手下無將,無人能攻城,爹是擔心咱們辛苦一遭,反而便宜李家。”

那個程昭沒死,李太后、李香蘭完全可以一邊和他們虛與委蛇,一邊和程大勝達成協議,搞定司馬昶,重新迎回順帝。那麼,海陵王府做為謀反派一方就成了李家的踏腳石了。

海公公笑道:“請母親的孃家舅、雅兒的兄弟們來助戰,還怕不成事!”

在李家人與自己二十年的夫人之間,海陵王選擇徐家。

謀宮計劃就此定下,海陵王、李家老太爺、海公公、徐雅言的孃家兄弟等等,積極投入到宮變陰謀的籌劃中。

李家老太爺經歷了多少年的風風雨雨,一看海府把徐家兄弟叫來助陣,便知這聯盟陣營不牢靠,很有可能被反水。他有心反悔,又壓不住宮裡李太后的逼迫。照李太后的原話,不是司馬昶死,就是李家亡。

基於這樣濃重的威脅,李家老太爺不得不與海陵王合作。

為保險起見,李老太爺把李家子孫也編入隊伍,還是攻打皇宮的頭陣。李家老太爺想法很好,這樣可以第一時間控制住皇宮,有李太后在,不怕海陵王事成後殺李家人祭位。

()

海陵王也知道李太爺這樣安排的用意,他也想後悔,奈不住兒子刺激以及他的保證——程昭不可能活著回到京城。海陵王以一種忐忑不安的緊張心態,同意海李兩家的總攻計劃。

這些人怎麼調兵、怎麼下毒、怎麼分贓再窩裡斗的事,一點點傳到葉重天的耳朵裡,再傳給司馬昶,這邊反過來佈置怎麼抓這些竊國賊。

說來葉重天既有如此大的能耐,以廠衛之勢完全掌控京畿安全,他完全可以在海李謀事之前就把這些人拿住下獄。也好幫司馬昶減少一點壓力。

但這樣一來,李太后卻不能繩之以法。

李太后輩分太高太深太重,尋常事件輕易拿不住她。

再說人家都一個老太太,什麼大刑都輪不上她身,這對於一心要報仇的葉重天、司馬昶來說,可不太美妙。為此,他們在等機會,等李家人集體謀反的機會,等李太后參與弒帝的直接證據。

寧帝繼位滿七十二那天,李太后小壽,以時局混亂不該鋪張浪費為由,取消了大慶典。司馬昶做為孫子及皇朝的統治者,還是要到景福宮給老太后賀壽的。

李太后明確得信,司馬昶從景陽宮出發的時候,他身邊僅跟著一個小太監。

當司馬昶到達景福宮舉杯恭賀李太后時,他的身後忽然冒出一大票京官、世家夫人、蕃王親眷,一起祝李太后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李太后驚得臉刷白,身子都歪倒一邊,問都問不出來。

司馬昶很孝順地笑說:這是給皇祖母個驚喜。李太后是魏國的財寶、大壽星,怎麼能簡單過壽。並表示這些臣子都是自願來的,路費、住宿費等相關費用都是自掏腰包,沒要國庫一分銀子。

李太后乾巴巴地誇說好,大家有孝心。

她要阻止皇帝喝下那杯酒,司馬昶哪會如她所願,時而提這個,時而說那個,既不喝酒,也不放下酒杯,攪得李太后心裡七上八下,虧得多年宮鬥過來臉上不顯心事,要不然,群臣一定會起疑,下面的戲就唱不下去了。

鮑首輔從席間取了酒,其他人也紛紛拿起酒盞,一起喝乾酒祝福李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