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今年花椒的收成不錯吧?合作社那邊,應該有派人過來吧?”
“有!從第一批採摘開始,他們就有派專人過來,指導我們採摘還有晾曬。跟去年相比,今年寨子的花椒林,收成還是要高出不少呢!”
聽著話事人說出的話,還有特意到花椒林檢視情況的沐正峰,同樣很高興的道:“收成好就好!有這樣一片花椒林,往後每年這個時候,你們都能靠這個賺筆錢。
只是平時的話,也要多跟技術員請教,管理好這些栽種不易的花椒林。不管怎麼說,花椒林的收成好壞,直接關係到你們的錢袋子,對吧?”
“那是!那是!”
如同沐正峰所說,因地制宜發展扶貧致富專案,更容易讓這些山民從中獲利。隨著食品廠生產規模擴大,公司每年所需採購的調料數量也在增加。
相應的,根據公司採購數額增加的情況,沐正峰也不斷挑選適宜的山民村寨,扶持他們種植這些調料。而當地政府,對於這樣的專案,自然也是大力支援。
別看一個村寨,可能就一個扶持專案。可這種扶持專案,一旦運營良好的話,便能讓一個村寨的山民脫貧致富。這對當地政府而言,何嘗不是一項政績呢?
現如今,很多山民村寨,也開始進行規模化種植。即便是洋芋這種東西,沐正峰都有挑選適宜的村寨種植。甚至有些糧田,眼下都全部種上洋芋。
之所以這麼做,自然也是緣於這個村寨的土地,種植其它的糧食作物產量都不高。反觀種植洋芋的話,品質還有產量都非常不錯。既如此,那何不專門種洋芋呢?
種出來的優質洋芋,統一由合作社這邊收購。同樣一畝田,山民一年下來靠種地賺的錢,卻比以往更多了。反觀花在地裡的時間,卻比以前更少了。
算清楚這筆帳,要說服這些山民自然不成問題。最關鍵的是,只要是沐正峰選定的種養殖專案,基本沒有那個山民村寨會拒絕。
在很多山民眼裡,沐正峰不光是個大善人,還是個點金童子。靠他出主意的村寨,基本都賺到錢了。這種情況下,有那個村寨的山民,能拒絕這樣的誘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