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開節目本身不談,和孩子互動能夠增進彼此的感情。
小孩子長得很快,不知不覺就長大了,能夠在童年的時候多陪伴挺好。
“有時間多找幾家人一起去,一兩天就夠了,還能在當地住上一晚。”林子軒提議道。
“這個主意不錯,馮哥家的小語,陳哥家的小咯,聚在一起肯定熱鬧。”慕姍姍贊同道。
馮曉剛有個九歲的女兒,陳導明的女兒十四歲了,被送到英國唸書,過年的時候才回來。
張國粒的兒子十七歲,已經在電視劇裡出演角色了,趙寶鋼的兒子剛滿一歲。
葛尤沒有孩子,這個有點遺憾,傅標有個八歲的兒子。
他們這幫人的關係不錯,有時串門子會帶上孩子,讓孩子們互相認識,交朋友。
這樣一來,不光是他們之間有交情,下一代同樣如此,這就叫做世交。
林子軒覺得大家抽時間一起陪著孩子過週末很有意義。
當然,他們都很忙,馮曉剛要執導新片,陳導明要拍《臥虎藏龍》,張國粒和趙寶鋼都閒不下來,這就是在演藝圈的無奈。
越是出名越沒有自己的時間,同樣和孩子很少相處。
正因為如此,林子軒才想到這檔《爸爸去哪兒》的節目,不能因為忙就忽略了孩子。
“那行,我把這個策劃給他們看看,找個時間一起去郊遊。”林子軒決定道。
“你這兒只有爸爸,把我們放哪兒了?”慕姍姍埋怨道。
“那改個名字?叫《爸爸媽媽去哪兒》。”林子軒說笑道。
這個節目的看點是爸爸和孩子之間的相處,觀眾普遍認為男人照顧不好孩子,這是女人擅長的工作,所以才會有看點。
觀眾想看一個男人面對孩子手忙腳亂的樣子,那樣才好玩。
不過林子軒又不打算製作節目,就是朋友之間帶著孩子一起郊遊,沒有攝像機,沒有固定的遊戲節目,這不是真人秀。
“還是我來聯絡吧,你組織不好。”慕姍姍安排道。
女人心細,考慮的周到。
比如要不要邀請葛尤和賀姐,這就是個問題,還有馮曉剛剛剛結婚,是邀請徐繁呢,還是馮曉剛的前妻。
安排不好就會有麻煩,這種事情林子軒不好辦,慕姍姍就可以做到。
《爸爸去哪兒》不是重點,重點是《華國之聲》這檔節目。
一檔節目是不是侵權,主要看這檔節目的規則。
比如《姍姍訪談錄》,這只是一檔訪談類節目,慕姍姍可以做訪談節目,其他主持人也可以做類似的節目,不能說構成侵權。
《姍姍訪談錄》的價值在於品牌,而不是訪談這種模式。
《華國之聲》不同,這檔節目有著明確的規則。
看點就是盲眼選秀,不依靠外貌,只依靠嗓音來選擇歌手,還有轉椅的設定,導師選擇學生,學生同樣可以選擇導師等等。
它有著詳細的規則和賽制,這些都是獨一無二的創意。
如果有節目採用了類似的規則,那就構成了侵權。
林子軒拿出《華國之聲》這個策劃案不僅是登記版權,還想在國內創辦這檔節目。
目前國內還沒有類似的選秀節目,不過隨著流行歌曲的發展,喜歡唱歌的人越來越多,也就是所謂的草根歌手。
他們沒有機會進入專業的音樂學院,也很難被音樂公司發掘。
這個群體有多少人難以統計,條件好的在酒吧駐唱,條件不好的在街頭流浪。
他們懷揣著夢想,把錄製好的磁帶或光碟寄給音樂公司,期待著成為幸運兒。
然而,幸運兒只是極少數人,大多數人要麼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