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是攻打魏國,現在不同了,如果把這個班底所有精力都放在掃平南蠻和雪原生番上,應該會比那一世做得更完美一些。
諸葛亮善於處理人際關係,跟法正的關係相處的不錯,但李嚴在歷史上跟他關係素來不好,呂布就把李嚴調往荊州南部,協助黃蓋平定當地的蠻夷。
法正經過呂布的提點和不斷地訓練,他的體質比那一世好太多,不會死的那麼早了,雖然他比諸葛亮大一些,呂布還是把他安排為諸葛亮的副手,法正見識過諸葛亮的能力,覺得他比自己高出一籌,心服口服。
法正生性偏狹,不能容物,做不了一把手。只能做謀主,類似曹操陣營裡的程昱、郭嘉,個人道德上都有點問題,但出謀劃策頗有獨到之處,在歷史上他給劉備做謀劃,成功地幫助劉備成為三分天下的大諸侯。
第一次奇謀是在劉備入川之前。法正說與劉備:“以明將軍之英才,乘劉牧之懦弱;張松,州之股肱,以響應於內;然後資益州之殷富,馮天府之險阻,以此成業,猶反掌也。”這時,雖然劉備本人有了張松的告密,但是。決心仍然在定與未定之間,法正居於定策首功,不下於龐統。而且,執行隆中對的忠實力行者法正一身足以當之。
第二次奇謀,是劉備對於許靖這樣的窩囊廢和高階廢物點心的鄙視之時,法正再度說出了與眾不同的看法,法正說:“天下有獲虛譽而無其實者,許靖是也。然今主公始創大業。天下之人不可戶說,靖之浮稱。播流四海,若其不禮,天下之人以是謂主公為賤賢也。宜加敬重,以眩遠近,追昔燕王之待郭隗。”先主於是乃厚待靖。這和當年張良指使劉邦封建雍齒已經基本雷同,可見法正的見識不在諸葛武侯之下。
第三次奇謀。建安22年,法正說與劉備:“曹操一舉而降張魯,定漢中,不因此勢以圖巴、蜀,而留夏侯淵、張郃屯守。身遽北還,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將內有憂逼故耳。今策淵、郃才略,不勝國之將帥,舉眾往討,則必可克。克之之日,廣農積穀,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此蓋天以與我,時不可失也。”劉備因此一舉底定漢中,而漢中形如一個楔子一樣牢牢的楔進了雍州、涼州之地,再有,劉備以取得同宗兄弟的益州為陰事,所以,遲遲未能在益州的基礎上建號稱王,而法正窺破劉備的心思,取得漢中之後,劉備隨即稱漢中王,漢中取自於曹操,名正言順,對於素來號稱仁義的劉備來說可謂得其所在。難怪連敵人曹操都說:“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漢中的獲得可以說是軍事政治雙豐收。
從底定四川到進軍陝西,法正在劉備的帝業的勳名僅在諸葛亮之下,而一生為天下奇才的諸葛亮本人居然“每奇正智術”。當有人彈劾法正時,諸葛亮挺身而出為法正辯護說:“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法孝直為之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複製,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劉備本人對法正更為看重,漢中王以下封為護軍將軍兼尚書令。
法正死後,劉備痛哭流涕,而作為與法正以公義相善的諸葛亮更為道出了法正的關鍵,劉備伐吳失敗後,諸葛亮說:“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這不是馬後炮,而是真心話,確實對於諸葛亮來說,失去荊州也是同樣不能容忍的,而且,諸葛亮對於劉備討伐東吳,雖然不抱必勝的信心,但是,至少認為可以爭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