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慶期間,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儀式和遊樂方式,但點燃火把這一點是毫無例外的。節日之夜,村村寨寨處處火把燦爛,又如繁星降地,令人眼花繚亂;大小山寨歌舞狂歡,熱鬧非凡,常常通宵達旦。
“關於火把節的由來,更有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納西族傳說,玉帝嫉妒人間的美好生活,命掌火天神去人間放火,天神不忍毀滅人間,於六月六日這天開始教人們連點三夜火把,以瞞過玉帝。火把節就是為了紀念這位保全人間的天神而流傳下來的。
“而撒尼人說,天上阿育神把五穀撒到地上,人間豐衣足食。天王對此不滿,派大力神去毀壞莊稼。英雄朵阿惹與大力神摔跤而獲勝,大力神撒下香爐灰,變成各種害蟲,人們於六月六日便點火來趨害蟲。於是便有了六月六的火把節。
“拉祜人說,世上出了專吃人眼的惡人,善人用蜂蠟裹羊角,點上火,找到惡人,並在六月二十四日製服了他。於是人們便定這一天為火把節。
“撒梅人說,在保衛撒梅人家園的戰鬥中,撒梅王被入侵部落的人殺死,點火是為了尋找他的靈魂。
“傈僳族的傳說更有趣:諸葛亮南征到維西,幫助百姓開田種稻,派兵回四川運稻種。路上遇勐虎、瘴氣,老百姓點火驅散瘴氣,趕走勐虎,於六月二十四日接回運稻計程車兵,後來這天就定為火把節。
“這種種美麗的傳說,就像火把節本身那樣豐富多彩。”
羅叔叔說道:“‘六月六’節在布衣族已有悠久的史。據清幹隆年晨李節昌纂的《南龍志/地理志》記載:‘六月六栽秧已畢,其宰分食如三月然,唿為六月六。漢語曰過六月六也。其用意無非禳災祈禱,預祝五穀豐盈’。其起源,各地傳說不同。”
(未完待續。。)
第四六一章 節日傳說(一)
“其中有一個說法是,在遠古的洪荒年代,布依族的先人‘盤古’,在勞動中積累了栽培水稻的經驗,年年豐收,後來他與龍王的女兒結婚,生了一個兒子,取名新橫。一次兒子冒犯了母親,龍女一氣之下,返回龍宮,再不回來。‘盤古’沒有辦法,只好再娶,一年的六月六日盤古死去,新橫從此遭到繼母虐待,幾乎被害。他忍無可忍,便上天控告繼母,併發誓要毀掉她栽培的水稻秧苗,繼母知道後,萬分後悔,終於與新橫和好,並於每年六月六日,盤古逝世這天,殺豬宰鴨,做粑粑、供祭盤古,布依族人民因此每年農在六月六日都舉行祭盤古,供祖先的活動,以示子孫延續、五穀豐登,年復一年,就形成了這個民族。
“六月六節還有一種說法是,也是關於布依族,說從前有個叫抵師的布依族後生,聰明能幹,開朗樂觀,而且有動人的歌喉。他常在農活之隙,引吭高歌,他的歌聲和人品感動了玉帝的一個女兒,她下到人間與抵師結為百年之好,夫妻百般恩愛。誰知好景不長。不久,仙女下凡的事讓玉帝知道,他不允許自己的女兒與凡人婚配,就派天神下凡拆散了這一對恩愛夫妻。離別時,仙女含淚送給抵師一隻寶葫蘆,告訴他,每年的六月初六她將在南天門與他遙見一面。抵師遵囑不再續娶,並於每年六月六到河邊與天上的妻子相望,直到享盡天年為止。
“後來,布依族人為歌頌他們堅貞的愛情和表達對仙女贈送寶葫蘆的謝意,每年六月初六這一天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
“而侗族人對於‘六月六’僅次於過年。這一天,甲寨的姑娘要在寨門前攔一道繩子,上面插上一些巴茅,地上擺上一張桌子,桌子上放著酒具。乙寨的小夥子要進甲寨,姑娘們便唱攔門歌:‘標緻小夥哪方來?是鷹遠飛或來玩?借問哥哥哪裡走?未進侗寨先歌盤。’小夥子答唱:‘後生有緣來做伴,雙燕遠飛有家還。屋簷樓下把窩做,早出晚歸要團圓。’就這樣,小夥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