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沒失敗過?
沒經過磨礪的雛鳥,怎麼有振翅高飛的那一天?
“朕的時間不多了……”天子劉啟看著劉徹,在心中想著:“劉徹啊,你要爭氣,朕只能扶著你再走幾年了,幾年之後,這個國家就可能要靠你了,這江山社稷,你是否能承擔呢?”
前不久,他差點在宮裡摔倒了。
這是一個很嚴重的訊號!
這說明,他的抵抗力和精神,都在衰退。
而在這個時代,男子四十是一道坎,更別說,他這樣的一國之君了。
因此,他不得不讓劉徹開始真正的接受暴風雨的洗禮,讓他的這個繼承人,學會怎麼在風雨中尋找安全的地方,怎麼識別忠臣和二五仔,怎麼駕馭群臣武將。
所以,他悄悄的給劉徹的計劃里加了一點料。
他的想法很簡單,趁著自己還能掌握局面,先給劉徹掃清諸侯,留下一個沒有隱患的國家,同時,儘可能的磨礪這個兒子,讓他在幾年內就成熟起來,即使發生意外,也能立刻掌握大權,駕馭群臣,收拾兵權。
這次的事情,只是開始。
以後,慢慢的,他會讓劉徹這個太子參與政務,參與軍隊,跟將軍們交流。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他也會慢慢的去觀察朝廷的大臣,反覆考驗和試探那些大權在握的臣子,看看他們到底是個什麼心思。
站在統治者的立場上來說,他所做的一切,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保證政權的順利過渡,劉氏的統治地位不受任何威脅。
在這過程中,任何意外和威脅的苗頭,只有一個下場。
“此泱泱者,非少主之臣!”
簡單的來說,所有的臣子和一切的事情,都是他手裡的棋子。
這麼想著,天子劉啟就慢悠悠的開口道:“太子,給諸臣和朕講講,你是怎麼想的?為什麼說那樣的話?太子難道不知道,強本弱末乃是我漢家的國策嗎?”
劉徹聞言,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拜道:“回稟父皇,兒臣一刻也未忘記,我漢家的根本,在於生民,生民之道,在於農本!”
劉徹抬頭看著自己的老爹,他很清楚,現在這個時候,就是他這個太子,發出自己的政見和執政思路的最佳時機。
大臣們能聽懂的,能跟上他的節奏的,自然可以在他未來登基後獲得一席之地。
聽不懂的,跟不上的,劉徹也絕對不會等他們!
劉徹轉身看向晁錯,道:“孤曾讀過御史大夫所作之《貴粟論》,其篇首便是:故聖王在上而民不凍飢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以開其資財之道也!”
劉徹笑著問道:“未知孤可曾記錯?”
晁錯聽聞,頓首道:“鄙作陋言,竟蒙家上熟記,臣與有榮焉!”
但晁錯心裡卻是打著鼓,不知道劉徹葫蘆裡賣的到底是什麼藥?(未完待續。。)
第兩百七十三節 新思維(2)
劉徹微微一笑,看著群臣,心裡思量了一會,繼續道:“誠如晁公所言: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趨利如水走下,四方無擇也!”
晁錯和賈誼兩人先後所上的針對工商業與農業問題的奏疏,也是劉徹敢說商人於國不無裨益的底氣所在。
其實,在漢室,特別是最近二十年以來,只要不是瞎子,都看到了商人是怎麼迅速膨脹起來的。
於是,怎麼處理工商業與農業之間的關係,怎麼定義兩者在國家行政中的地位,就成了全社會共同關心的話題。
在這個問題上,裝鴕鳥,顯然不是劉氏的思維方式。
而且,天下人又不傻。
這經商致富,毫無疑問比種田有前途得多了。
那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