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銅量和外觀以及重量,而被百姓區別使用。
只有布帛,是基本恆定不變的參照物。
劉德就記得,後來的東漢,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朝廷和官府廢棄了金錢的流通,只以布帛為貨幣。
三國兩晉時期,曹丕也曾經一度廢黷了銅錢的流通,只認布帛。
這些都是有原因的。
有儒家推崇和鼓譟的原因,也有布帛確實是一個很好的參照物,能準確反應商品價格。同時還能讓就算大字不識一個的農民也能準確的判斷出自己有沒有被坑。
“五銖錢啊……”劉德走出布店在心裡想著自己鑄造的五銖錢。
毫無疑問,他的五銖錢只要保證質量,絕對能搶佔天下的錢幣市場。
但是,劉德現在砸鍋賣鐵,也只能湊出鑄造最多三千萬錢左右的銅。
這其中闢陽侯這個食邑萬戶的大家族積蓄了幾十年的銅器佔了大部分,再想加鑄,就必須要找便宜老爹了。
想要讓五銖錢取代目前市面流通的其他貨幣,至少要鑄造兩百萬萬枚銅錢,才能做到。
因為,漢家一年的財政收入,現在大概是三十…四十萬萬錢左右。
將這個數字乘以五,差不多就是目前天下流通貨幣的總量。
去哪裡找這麼多優質的銅?
這個問題對於其他人或許真是苦難無比。
但對於劉德,卻像喝水吃飯一樣簡單。
他只需要等他做了皇帝,派一個宦官,帶上幾個找礦的人,去一趟豫章就可以了。
作為穿越者,就算再怎麼孤陋寡聞,江西德興銅礦的名頭,劉德還是知道的。
…………………………………………
出了布店,劉德帶著義婼,又來到了隔壁的一間看上去是雜貨鋪的店子。
剛進門,劉德就看到了店內正在劍拔弩張,兩個壯實的農民,跟店中夥計打扮的兩個男子對峙著。
雙方怒目圓睜,青筋暴露,似乎像是隨時都可能打起來。
假扮成顧客和在街上游蕩的遊俠還有旅人的隨行護衛們,將了這場景,立即就緊張了起來,有人甚至將手都放在了藏在寬大的袍服的刀柄之上。
劉德卻不以為意,拉著義婼,站在一旁圍觀了起來。
這時候,又有一個人跑了進來。
這人穿著青布深衣,一進門就用著粗狂的安邑本地口音,大聲的道:“做甚麼?做甚麼?都給俺過來!”
出乎劉德的意料之外,兩撥人都老老實實的走到了那男子面前,一個夥計朝著那男子拱手作揖道:“張公,您是這東市的平賈,您得給我們做主!”
這人道:“他們兩個拿著粗鄙不堪的頰錢,就想從俺們店裡買東西,這可能嗎?”
他激動的揮舞著手裡抓著的一把銅錢,放到那男子面前,劉德斜眼一看,確實是劣質的不能再劣質的莢錢,不僅薄的要命,就連大小都比一般的銅錢小一些!劉德目測,大概是某個沒良心的私人鑄錢作坊弄出來的坑貨。
那兩個農民相互看了看,問道:“你是平賈?”
那青衫男子點點頭,將那些銅錢,塞回這兩人手中,道:“莢錢無德,二位以後還是不要再用了!”
他拱拱手道:“給我一個薄面,此事,就算了吧,否則鬧到衙門那裡,我若不幫你們,你們知道後果!”
這兩人似乎很懼怕有‘平賈’之名的男子,拱手道:“既然平賈說話了,那我們兄弟就給平賈一個面子!”
說完,拿著銅錢,頭也不回的走了。
這就讓劉德很奇怪了。
平賈是什麼?
是這個男子的名號?外號?官職?還是別的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