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作為漢室的王牌。
細柳營的駐地,其實就在上林苑西側,渭河以北,鎬池以南的細柳倉。(注1)
細柳營也是因此而得名。
此地山高林密,但山中別有深谷。
因此秦時,秦軍在此營造倉儲基地,以供應阿房宮的建造需求。
漢室照舊將之作為一個軍需基地和少府府庫的中轉中心。
所以,這細柳倉的交通非常發達,馳道直接修到了山谷的門口,秦漢兩代建設者們更是在道路兩側,廣修烽燧臺以及崗哨。
尋常人根本無法靠近,也無法接近這漢室王牌細柳營的駐地。
劉徹的攆車儀仗,緩緩駛在細柳倉前的馳道。
一路上,往來巡邏的騎兵,戒備森嚴的哨所、關卡,數之不盡。
因為,直到現在,細柳倉依然發揮著它週轉軍需物資的功能。
甚至漢室最大的弓弩作坊,就在細柳倉之中。
這裡生產著舉世聞名的大黃弩以及精密無比的連發弩。
劉徹登基後,又將陌刀和牛角弓以及長槊等試驗性軍械的生產地點在這裡放了一個,以防備就近裝備軍隊,並且及時反饋使用情況,方便少府的工匠及時進行改進和調整。
而被劉徹特意帶在身邊的駱郢,打從上了馳道,進了這細柳倉的警戒範圍,他的臉色變得跟白紙一樣,甚至身子都開始難以抑制的顫抖了起來。
作為漢軍的王牌,細柳營現在享受的是跟虎賁衛、羽林衛同樣的待遇,甚至猶有過之。
最好的武器,最新的裝備,最嚴格的訓練,最高等級的伙食標準。
特別是得到了劉徹的指示後,細柳營派出了一批花架子出來巡邏。
這些騎兵,全身著甲,就連馬身上,也覆蓋著一層堅實的鐵甲,舉著沉重的騎槍,在這個時代,任何人看了都要嚇尿!
只是很遺憾,這樣的一支騎兵,目前在實戰方面,是沒有太多的用處。
也就是看著好看而已。
而且軍隊使用後,反響也很壞。
將軍們覺得,這些重甲騎兵,使用起來,很困難,而且後勤壓力和合適的承載戰馬也難尋覓。
士卒們覺得,鐵甲太重,騎槍太重,不僅僅穿戴困難,更麻煩的是夏天,根本沒有人能套在那樣的鐵皮殼子裡撐過一刻鐘。
少府總共也就生產了三百套類似的重騎兵裝備,然後就停產了。
目前來說,這種重甲騎兵,是作為皇室的儀仗隊以及在夷狄面前逞威風的面子衛隊。
地位與陌刀的老祖宗,斬馬劍類似。
倒是少府改進後的陌刀,在以步卒為主的漢軍中廣受好評。
尤其是弓弩兵們愛死了這種能很好的掩護和保護他們脆弱的側翼的長刀類兵器。
將軍們天天嚷著要五年編組一萬陌刀兵。十年爆出五萬人。
但,這些提議被劉徹毫無懸念的否決了。
開什麼玩笑!
陌刀的鑄造,哪怕是改進以後。也非常複雜,而且極度燒錢。
一柄陌刀,最起碼要耗費三十斤精鐵或者粗鋼,價值數萬錢,若再加上陌刀兵的訓練以及伙食開銷,都快夠養一個一人雙馬的騎兵了。
劉徹才不會幹這樣的賠本買賣!
陌刀這個兵種,在他計劃裡。只是輔助兵種,而不是主戰兵種。
未來的真正方向,應該是輕騎兵和胸甲騎兵。
當了皇帝這麼久後。劉徹也算是明白了,為何陌刀獨獨只在唐代興盛一時了。
首先,當然是唐帝國有錢,任性。浪費得起。
其次。唐帝國全盛之時,追亡逐北,吊打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