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1部分

圖的就是一個熱鬧。

吃完飯,給土地公公上準備好的三牲祭品,祈求今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開春了,忙起來咯,耕田曬地咯。”

下午,家家戶戶的男人都趕著牛挑著犁下地。

雖然現在天還冷,粟還得晚些時候種,正所謂,春分早穀雨遲清明播種正當時。不過田卻得現在就耕,地翻好了,讓他曬一曬,然後就得碎土,還要施底肥。

今年大家有張家的牛,還有新的犁,村民們都很興奮。

張超也換了身粗麻衣,打著赤腳,挑著犁和耙,崔鶯鶯牽著頭大水牛在後,鄭紅線則趕著頭小水牛。連兩個胡姬和杜十娘,也都換上了粗布衣服,頭上戴塊手帕,一起跟著籃子下地。

老爹今天也一樣是粗布衣,打著赤腳,挑了一擔沼渣跟在後面。七娘帶著蓮兒蘭兒兩姐妹,提著壺開水在後。

一家人,開始春耕。(未完待續。)

第295章 你喊破喉嚨也沒有用的

張家現在田產不少,不算在河北的田,也不算在京畿其它州縣的地,僅寧民縣張家就有不下三千畝地。

其中有從趙家買來換來的一千六百畝,有張家去年冬天費了很多人力物力開墾出來的洗澡溝一千畝水稻梯田,還有在白鹿鄉的幾塊地五百餘畝。

這麼多地,今年全是張家自己種,除了有部份地裡還種著冬小麥,得夏收後才交田。但大部份田,今年春就要耕種的。

一千畝梯田全種水稻,其餘幾百畝全種粟。而等那些種冬小麥的田夏收後,張超打算都種豆。

這些地張家不出佃,而是僱傭長工耕種,農忙時,也僱些短工。

太陽正好,春風習習。

張超一家在地裡耕田施肥,一家老小齊上陣。

張家現在當然不需要親自種地,不過今天是春耕頭一天,按習俗,皇帝都要弄個春耕大典,親自扶犁,下面的地主們,也一樣會親自下田。這也算是一種給子弟們的教育,土地是根本。

張超的六個學生,今天也全都被他帶到了地裡。

張家人親自耕的地只有三分地,並沒有多大,張超扶著犁很快就把這點地犁完了。地犁完之後,還要用刀耙把翻過來的土再碎一遍。

犁翻的泥都是大塊的,凍結一冬,很實。

刀耙就是專門碎土的,如同一塊小木排,但在幾根橫木上,都安裝著一排排斜斜的耙刀,差不多有四指寬。耙地的時候,人站在耙上,牛拖著走,耙刀劃過泥土,就能破碎泥塊,多耙幾次,大塊的泥土就耙成小塊了。

張家的一群女人們都提著籃子在地裡撿草。

雖然過了冬,很多草凍死了,可依然有不少草頑強的活著,還有許多草雖死了,但草根還活著,一開春,他們就會復甦發芽。

唐朝沒有除草劑,便只有靠手工除草。

在耕地時,把草根和草都撿掉,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用馬耙碎過地後,張超又拿著耖繼續耖地。

耖是在耕耙後,把地弄的更細的農具,上面一個橫槓扶手,下面連著把橫著的大梳子似的耖齒。

有的是用竹子做齒,有條件的則用鐵齒。

耖地,就跟梳地一樣,既能把地碎的更細,同時也能把地裡的雜草草根等耖出來。

耖齒會把草根等帶起,張超每耖一段提一下耖,把草留下。然後讓十三娘他們拎著籃子過來,把草抖乾淨泥土,然後裝起來提到田壟邊去。

老牛今天做為技術指導,一直跟在張超身邊指導著怎麼扶犁,怎麼用牛繩教牛走停轉彎等。

“乾的不錯,想不到三郎耕地也如此有天賦,一說就會,耕的還很好。”

張超擦著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