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會下有三廣議會,道議會下還有州議會,州議會下還有縣議會。
每級的議會里的議員,並非是朝廷任命的官員,他們如商會一樣,是當地推選的,都是漢俚和新移民、工商界有頭有臉的人物,甚至朝廷的官員也在這個議會的推選之中。
總之一句話,這個議會是包含漢俚各族,以及士農工商各階層的精英。
這麼一群人組織起來,還是形成嶺南…道…州…縣四級,讓李世民心生警惕。
這是一個不在朝廷控制之中的組織。
李超向朝廷的奏報中對議會的解釋,是目前溝通嶺南各方,控制混亂局面的一個對話機制。是嶺南從羈糜制到現在直轄制過程中,一個緩衝。
“陛下,臣也研究過這個方式會的設立。這個議會目前來說還是比較積極,對朝廷控制嶺南有極大幫助的。”馬周道。
長孫無忌卻反對,“臣以為這個議會完全沒有必要,嶺南事務,自然有朝廷的各級官府和官員們管理。現在官府之外,卻還有一個議會,算是怎麼回事?難道議會要干涉地方政務?”
馬周出言,“據臣所知,議會只是溝通功能,並沒有侵奪官府職責之事。現在嶺南畢竟不比中原,改土歸流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嶺南本就蕃漢混雜,尤其是俚獠勢力強大,部族眾多。管理比較困難,有一個這樣的交流協商組織也比較方便。”
房玄齡則提出,“嶺南的各級議會有議長和理事會,不如由朝廷任命各級議長,理事會也由朝廷拔任,這樣也對議事實行控制權。”
他的意思,議會做為眼下嶺南過渡階段的一個臨時性的組織,可以暫時保留。待將來嶺南局面得到控制後,朝廷再罷除這個議會。
“臣也支援房相的提議,臣補充一點,地方官吏不得擔任議員。”杜如晦補充道。
不讓官吏擔任議員,是立場問題。朝廷的官員,只受朝廷統轄,不能由這麼一個民間性質的議會來統領。
同時呢,議會必須由朝廷指派議長和選任理事。
總之,議會可以存在,但必須是在朝廷的領導之下。
李世民沉吟良久,最後也才同意幾位宰相們的意見。議會可以設立,但要在朝廷的領導和監督之下。
“這嶺南議會的議長,由誰來擔任呢?”皇帝問。
眾宰輔們都低下頭,既然這議會是李超設立的,如今李超又是嶺南最高官員,論理當然應當由李超擔任這個勞什子議長啊。
可現在皇帝卻當大家面誰來擔任議長,這意思就很明顯了,皇帝不想讓李超當議長。
有人提議王,也有人提議崔仁師,還有人提議楊師道的。
長孫無忌道,“陛下,以臣之見,議會只設到州一級即可。”
嶺南議會管理嶺南三道議會,不管派誰來當這個議長,那這是個什麼級別呢?總不能比三道的宣撫使還高吧?
畢竟議會也不是正式的官方組織。
而且管理三道的議會,未免有過權柄過大。
李世民點頭。
“輔機說的有道理,無需設立嶺南議會,只設道州縣三級就好。至於三道議長人選,李世民想了許久,最後打算從朝廷選派官員前往,選幾位年齡稍長,辦事老道經驗豐富的官員前往。級別上,就定為三司使一級,道議會與道三司平級,由宣撫使統領。”
“議會的職責劃分,還需要要明確一些。各位愛卿具體討論一下,拿出一個章程來。”
御前會議結束。
李世民回到內廷,更衣後直接去了皇后的宮殿。
皇后剛剛生產,正在坐著月子。不過氣色挺好,他進來的時候,皇后正在給孩子餵奶。
“十三郎又在吃奶啊,每次朕來的時候,他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