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黃河即將斷流,觀氣象種種,今夏秋會是大旱。夏旱就會有秋蝗,秋旱會有夏蝗。今秋就會有蝗災,但規模可能會小點,可明年繼續旱,那麼到時蝗災就將難以收拾。”
“可有防治之法?”
李超搖頭,這個東西基本上沒有什麼防治之法。
蝗蟲產卵在土裡,一平方米內能產上幾十萬枚卵,誰有本事把這些卵給挖掉?這就和洪災和旱災一樣,小災還能防一防救一救,這個基本上就是沒有辦法的了。
“現在就要開始囤積糧食了,各地常平倉、義倉、社倉都要開始清查。絕不能帳上有糧,倉中卻無糧,要不然到時災情一爆發,倉中無糧可放,那是要出人命的。饑民四起,人要是肚子都填不飽了,就不會再有什麼綱常禮儀,那時為了填飽肚子,殺人放火甚至易子而食什麼事情都做的出來的。”
李超向李世民建議道。
糧食,這是防災最重要的一條。只要有糧,遇災,也會好的多。
“對,這點很重要,立即清查各地糧倉,不管官倉還是義倉,都要清查。掌握好各地倉中存糧狀況,缺糧少糧的地方,要第一時間運糧過去。”李世民點頭道。
李超也道,“陛下,尤其是中原一帶,蝗災必起於黃河流域,因此黃河一帶必是重災區,這裡的儲糧最重要。應當加緊中原黃河一帶的糧食儲備!”(未完待續。)
第601章 蝗蟲換糧食
“其實臣還有一個建議!”
李超望著李世民,有點猶豫的道。
“但說無妨。”
“今年夏天,各地收成都還不錯,算是個豐年。但是以目前情況來看,今年秋季,估計很多地方的收成都難保,不說顆粒無收,但起碼會大受影響,減產不少。”
李超想說的是勸李世民趁著現在情況還比較好,現在就轉移。不要跟以前隋朝的兩個皇帝一樣,遇到災年之後,搞的撒手不及,關中飯都沒的吃,只能匆促的帶著宮廷和朝廷官員以及京中將士們跑到洛陽去就食,還得帶上無數關中百姓,弄的跟逃荒一樣。
“陛下,關中地狹人多,糧食有限,正常年景都無法自足,更別說遇到大災之年了。如果陛下暫時出巡山南,那麼起碼能帶走十到二十萬人。關中減少這麼多人的糧食供應,糧食需要會減少許多。”
左僕射蕭瑀忍不住插嘴,“可是漢京連地址都還沒有選好啊,陛下去了山南,住哪?十幾二十萬人住哪?”
正常情況下,李超也知道,遷都得先把新都營建好,然後再慢慢的遷過去。但現在情況不是比較特殊嘛。
等按步就班的建好新都,哪怕只是先建漢京的皇宮皇城,這也得起碼五年啊。五年,太久了。
明年就會有大蝗災,蝗災一起,那可就跟著是大饑荒。長安這地方,本就地狹人多,糧食供應不足了,饑荒之後,中原那邊也缺糧,還要轉運過來,豈不是更難。再說了,饑荒一起,到時關中的糧食產量也大減,這糧食缺口就更大了,偏偏從外面運糧進來,不是有糧就行的,還要受限於運輸能力。
陝州的那段黃河,可是走不了糧船的。平時運個幾十萬石,都艱難無比了。
關中缺糧,明年會糧更多糧,轉運本來就困難,明年缺口大轉運就更跟不上。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李超才提出讓李世民早點帶著人跑路。
當然漢京一夜之間修不起來的。
因此可以先以出巡的名義離開長安,這樣也不會弄的大家比較恐慌。山南也算是四通八達,周邊都直通糧食產區,水陸交通方便。
先去那邊,至於說帶去的人住哪。
這不是問題啊。
以前楊廣就很喜歡出巡,一年倒有大部份時間是在外的,甚至西巡張掖,那可是在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