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經略。十月,孫承宗不安其位而去,告老還鄉。”'3'
這番敘述是在說,因為有了柳河之敗,所以馬世龍遭彈劾,波及到了孫閣老,於是孫大人為自己申辯,並且還提出要撂挑子,因此魏公公這才考慮用高第來代替,最後孫閣老“不安其位而去”。
閻會長的這個版本,較之金大俠的敘述,最大的區別在於,魏公公讓高第來當遼東經略的動作,由主動變成了被動,閻會長的意思是,因為孫大人不幹了,所以魏公公才迫不得已派了高第,而不是金大俠版裡面那樣,孫大人因不給孝敬銀子而被攆走了,魏公公派高第來取而代之。
另外,在閻會長的版本里,還多出了“柳河之敗”這個情節,說是因為前線打了敗仗,所以引出了一籃子事情。不過,既然是遼東打了敗仗,那麼遭朝廷非議是必然的,可孫老師還要強辯,並聲稱要撂挑子,結果真的告老還鄉了,倘若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那麼孫老師就走得不太光彩了。
所以,到底是不是打了敗仗,遭非議又應不應該,而孫老師申辯內容如何,就成為了關鍵,可閻會長的解釋裡卻語焉不詳,最後還半文半白的扔下一句“不安其位而去”,讓我等草根實在搞不明白他老人家到底是想說什麼?
什麼叫“不安其位”?是不安心其位?還是對其位感到有什麼不安?
孫老師一再的被捧為優秀黨員(東林黨),恪盡職守、鞠躬盡瘁,那是肯定的,怎麼會不安心任職呢?而如果是因為感到不安就離職,那是就膽怯的表現了,孫老師這麼一個“光輝形象”,又如何能膽怯呢?所以,閻會長的說辭實在弄得我等草根是一頭霧水、不知所云。
而在當年明月筆下孫閣老又有另一番表現,內容如下:
“魏公公只好放棄,但讓孫老師呆在遼東,手裡握著十幾萬人,實在有點睡不安穩,就開始拿遼東戰局說事,還找了幾十個言官,日夜不停告黑狀。
孫承宗撐不下去了。
天啟五年(1625年)十月,他提出了辭呈。
可他提了N次,也沒得到批准。”'6'
依照當年明月的描述,孫老師也是提出辭呈後打包袱回家的,提出辭職的時間是天啟五年十月。而孫大人之所以要辭職,還是因為魏公公搞了運作。不過,由頭卻不一樣,既不是孫老師沒給孝敬銀子,也不是馬世龍在柳河打了敗仗,而是因為魏公公感到,孫老師提兵十幾萬,隨時有可能清君側,威脅到他了,所以就下黑手了。為此,老魏找了一幫言官,日夜不停的告黑狀,孫老師受不了了,於是就撂挑子了。
--------------------------------
'1'【金庸著《袁崇煥評傳》】
'2'【閻崇年著《明亡清興六十年》上】
'3'【閻崇年著《明亡清興六十年》上】
'4'【當年明月著《明朝那些事兒》六】
'5'【《明熹宗實錄》卷六十四】
'6'【當年明月著《明朝那些事兒》六】
第二章 強勢的火力偵察
為了確認哪位大能所說的更接近史實,我等草根專門查閱了《明熹宗實錄》,結果在孫老師“撂挑子”回家的那個月(天啟五年十月)查到這麼一條記錄,曰:
“大學士孫承宗屢疏乞歸,上許之。”'1'
這條記錄中提到“屢疏乞歸”,就是說孫老師確實提了N次,這跟當年明月的說辭很接近。不過,奇怪的是,孫老師在這個月裡,就提了這麼一次,而一次提請,怎麼又成了“屢疏”呢?負責編修實錄的史官們,好歹也是打小就進過私塾的,而且能混到編修實錄,那也算是文化人了,這“一次”和“屢次”的概念應該能分得清的,所以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