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齊王繼承皇統;這與我們的目標背道而馳。”
李風雲的臉色漸漸陰沉;眼裡悄然掠過一絲凌厲殺氣。
。。。
第兩百三十九章 李密的智慧
李密顯然從通濟渠戰場上看到了他不想看到的東西;而東都高層傳來的指示顯然與他的某些想法不謀而合;於是他的態度驟然強硬;倚勢凌人;向李風雲發出了威脅。
“某還是那句話;某願意信守承諾;幫助你們擊敗齊王;但某有個前提;那就是某必須確保聯盟利益不受損失;假若某不顧聯盟利益一意孤行;聯盟豪帥們必然會聯手對抗;某將失去對聯盟的掌控。”李風雲語氣平靜;態度非常堅決;沒有因為李密的威脅而憤怒;“在某看來;你們對東征戰局過於樂觀;並沒有看到東征戰局正在發生變化;假若你們能夠耐心一點;再等一等看一看;到了七月上旬前後;再依據東征戰局的最新變化重新審視一下東都政局;或許你們就能做出最為正確的決策;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因為過於匆忙而犯了急功近利的錯誤;導致在未來的局面中陷入被動。”
李密聽進去了。雖然他對李風雲的這種說話方式和口氣十分鄙夷;認為有裝腔作勢之嫌;但李風雲對中外大勢、東都政局和東征戰局的分析非常精妙;其推斷也屢屢中的;正因為這種特殊天賦的存在;李風雲才在一次次的危機中始終把握著主動。
就如此次齊王出京戡亂;兩萬大軍呼嘯而至;換做任何一個賊帥都不敢擋齊王之鋒銳;但李風雲就夷然不懼;不但留在了通濟渠戰場;還擺出了與齊王決一死戰的架勢。這種做法看上去狂妄自大;荒誕;不可思議;但身在局中的人;看法卻截然不同;因為李風雲繼續掌控著通濟渠戰場上的主動權;導致他們都很被動;齊王如此;李密亦是如此;結果齊王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顱;紆尊降貴誠心談判;而李密則另闢蹊徑;直接以通濟渠的斷絕來要挾李風雲。
李密之所以要挾李風雲;一方面固然是因為無法控制李風雲;另一方面則是源自東都楊玄感對東征戰局的推斷。
楊玄感認為;東征因皇帝和中樞的決策錯誤;今年已無法攻克平壤;戰爭不可避免地要延續到明年;而同一時間;中樞決策層和軍方統帥部之間的矛盾亦愈演愈烈;皇帝和中樞埋怨軍方攻擊不利;而軍方則痛恨皇帝和中樞過度攫取軍權;事事於涉;外行指揮內行;結果導致雙方之間的衝突不斷升級;而這種衝突必將對這場戰爭的結果產生深重影響。可以預見;未來東征能否取得預期戰果;完全取決於中樞決策層、軍方統帥部和東都三者之間能否在政治上達成妥協;而東都政局的穩定尤其重要;所以;楊玄感迫不及待了;在他看來;只要在通濟渠戰場上擊敗齊王;摧毀齊王;沉重打擊以韋氏為首的關隴本土貴族集團;那麼他和元文都等政治大佬就能完全掌控東都;如此便能脅迫皇帝、中樞和軍方;從而在政治上贏得更多利益。
然而;李風雲卻質疑楊玄感的觀點;他告誡李密;東征戰局會發生新的變化;而在東都尚未得知這種新變化之前;匆忙做出決策並不合適;一旦這個決策的後果與本方的利益目標背道而馳;那就不可收拾了。
“遠東雨季已經開始了。”李密沉吟稍許;試探道;“遠征軍還在遼東城下;距離平壤尚有一千餘里;待雨季結束;已是七月初;留給遠征軍的攻擊時間最多隻剩下兩個多月;到那時遠征軍即便勢如破竹;殺到平壤城下也是八月了;除非出現奇蹟;否則決無可能攻克平壤;所以皇帝和中樞即便迫切想在今年結束戰爭;但兩個多月的攻擊時間太少了;皇帝和中樞不得不面對現實;把戰爭延續到明年。以某的判斷;今年遠征軍將止步於鴨綠水;絕無可能殺到平壤。”
“所以某說;你們對東征戰局過於樂觀了。”李風雲笑道;“如果皇帝和中樞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