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3部分

方城,不論形勢如何變化,首要確保奚王府的安全。阿會長盛猶豫不決,好在馮鴻非常果斷,認定突厥人突襲鬼方的目的僅僅就是逼迫阿會正撤軍,以維持東北之地的穩定,所以他很堅決,堅守奚王府。

“不予求援?”阿會長盛忐忑不安地問道,“如果鬼方失守怎麼辦?”

“鬼方失守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松山要隘失陷。”馮鴻從容不迫地說道,“不過鬆山要隘地勢險峻,易守難攻,就算突厥人有數倍於我的兵力,且有大量步軍,但想在數天內攻克松山要隘根本不可能。而大王接到訊息後,會派精銳馬軍以最快速度趕赴松山支援,如此一來,松山要隘肯定固若金湯。大王率軍返回後,直殺鬼方,我奚王府再北上出擊,突厥人腹背受敵,如何堅持?必定撤兵而走。”

阿會長盛連連點頭,但內心還是非常焦慮,唯恐出現意外釀成大禍。他是阿會正的嫡長子,但並不是未來的奚王,依照東胡諸種的繼承傳統,實力至上,只要能力出眾,部落擁戴,不論是嫡出庶出甚至養子,也不論是長子次子甚至侄子,都可以贏得繼承權,所以阿會長盛始終有強烈的危機感,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唯恐一失足成千古恨。值此關鍵時刻,如果因為阿會長盛的決策釀成大禍,他就完了,即便阿會長盛是嚴格遵從阿會正的命令,但這個世只只以成敗論英雄,敗了就敗了,理由再多也無法逆轉命運。

馮鴻知道阿會長盛的心思,面對危局左右為難,不聽阿會正的命令不行,但一旦出事了,這就不是理由,阿會長盛必須承擔失敗責任,因此從他個人立場來說,必須想一個兩全其美之策,確保萬無一失,於是馮鴻就委婉而含蓄地給他出了個主意。

“馳援松山要隘?”阿會長盛心領神會,當即追問道,“兩千控弦如何?”

馮鴻搖搖手,“目前局面尚在可控範圍內,突厥人的目的就是迫使大王撤軍,而不是與奚族反目成仇,所以只要大王迅速撤回來了,突厥人就會撤兵而走,這是交戰雙方之間的默契。但是,戰局瞬息萬變,任何一方的異動都有可能破壞這種默契,一旦雙方大打出手,損兵折將倒是其次,怕就怕演變成不死不休之局,結果鷸蚌相爭,白白便宜了外人。”

馮鴻說得很婉轉,實際上就是否決了阿會長盛的提議。留守奚王府的軍隊只有六千人馬,其中四千步軍,兩千馬軍。阿會長盛為了馳援松山要隘,一次性派出兩千馬軍,明顯就有刻意討好阿會正之嫌,但此舉嚴重削弱了奚王府的防禦力量,並且因為馬軍傾巢而出,奚王府的機動性大大降低,一旦奚王府內部出現重大變故,奚王府在排兵佈陣上必然捉襟見肘。但這還不是馮鴻否決阿會長盛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他擔心兩千馬軍進入鬼方、松山一線後,與突厥人打起來,如此戰場上敵我雙方之間的默契就會被打破,形勢會迅速失控,結果難以預料,不論是兩敗俱傷損兵折將還是徹底激怒了突厥人遭到牙帳的瘋狂報復,都是阿會正和奚王府所不願看到的,也完全不符合奚族利益。

弱國無外交,奚族在列強的夾縫中求生存,外交策略當然是在妥協基礎上的靈活變通,說白了就是消極保守,就是綏靖。此刻奚族面對突厥汗國這個龐然大物的入侵,只能忍氣吞聲,退讓屈服,否則還能怎樣?如果一味強硬,不甘受辱,非要與突厥人打到底,最終全軍覆沒的肯定是奚族。

阿會長盛血氣方剛,以兩千馬軍北上馳援,有強烈的攻擊意圖,馮鴻豈能默許縱容?不過馮鴻必須兼顧到阿會長盛的個人利益,所以不待阿會長盛“討價還價”,馮鴻就主動拿出了對策,“以一千控弦北上馳援,這是目前形勢下奚王府所能給予的最大援助。”

一千馬軍到了鬼方、松山一線,與突厥控弦之士對抗,攻擊力就嚴重不足了,但自保綽綽有餘,既然能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