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竭盡所能贏得李風雲的信任;看看能否建立某種有限度的合作;實際上這也是李氏父子魯郡之行的真正目標所在。
李風雲也有與李氏父子同樣的直覺;那個靈魂已進入天堂的人;十有**就是李德林之子;雖然目前並沒有確切證據證明這一點;將來也不可能有證據證明這一點;但是否有證據;對雙方來說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雙方的目的是什麼;如果雙方的目的是徹底撇清關係;沒有證據則正遂所願;反之;若雙方的目的是尋求合作;那麼信任基礎則正好來源於這種沒有證據但心有靈犀的“默契”;而這種“默契”有血脈做支撐;牢固度是可見且可信的。
李氏父子既然在這種時候千里迢迢趕赴魯郡;其目的顯然是合作;而這種合作是為趙郡李氏乃至山東人謀利;那麼可以預見;雙方的合作程度應該很深;而合作過程也勢必不能為李風雲所主導。自己的命運自己控制;這是李風雲的原則;但李風雲非常希望贏得趙郡李氏的合作;畢竟與以齊王楊喃為首的關隴人合作;無異於與虎謀皮;而與山東人的核心力量所在的崔氏和李氏合作;則是互惠互利的雙贏局面;非常有利於聯盟的發展壯大;非常有利於李風雲實現自己的理想;為此;李風雲已經做好了一定程度的妥協的準備;但前提是;李氏父子能否信任自己;是否有建立合作的迫切願望?
對於李百藥其人;李風雲的記憶裡還是有相當程度的瞭解;之所以瞭解;不是因為李百藥在中土儒林的尊崇地位;也不是因為李百藥撰寫了二十四史之一《北齊書》;而是因為李百藥是摧毀杜伏威江左集團的罪魁禍首。
李唐崛起於關隴後;與中原王世充、河北竇建德和江左杜伏威展開了逐鹿稱霸之戰;其中與王世充、竇建德的戰鬥最為激烈和艱辛;而收復江左卻不費吹灰之力;因為江左集團的杜伏威不戰而降了。
杜伏威、輔公怙本來雄霸江淮;乘著江左豪雄沈法興和李子通兩敗俱傷之際;一舉攻佔江南;成為江左霸主;如此力量;即便打不過李唐;最起碼也可以據江而戰;贏得談判的最大籌碼;但結果出人意外;杜伏威不知中了什麼邪;竟然聽信了李百藥的話;不可思議的主動離開江左;孤身一人去長安投降了李唐。羊入虎口;焉能不死?輔公怙隨即舉兵反唐;但江左集團內部再度爆發了不可思議的內訌;杜伏威帳下最為勇武的兩員猛將闞稜和王雄誕也對李百藥“言聽計從”;拒不反唐;結果輔公怙不得不殺死了王雄誕;而闞稜則幫助李唐誅殺了輔公怙;最後闞稜的下場同樣很慘;被李唐無情誅殺。稱霸江左的杜伏威集團就這樣匪夷所思的自我覆滅了。
這裡就不得不問一句;杜伏威是造反起家的;他難道不知道歷朝歷代豪門權貴是如何對待反賊的?成王敗寇的道理他不懂?他到底中了什麼邪;竟然去長安送死?闞稜和王雄誕也是一樣;他們和杜伏威一樣中了邪;非要投降李唐;結果闞稜的下場再一次證明了歷史的正確性;成王敗寇;你不死誰死?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杜伏威江左集團的成敗非常精闢地詮釋了這句話;剛剛稱霸江左;就瞬間敗亡;原因何在?其中的關鍵就是以杜伏威為首的江左集團做出了投降李唐;以江左土地來換取他們個人世世代代榮華富貴的錯誤決策;而產生這個決策的關鍵人物就是李百藥;就是李百藥的“天命觀
李百藥當時就在江左;先輔佐沈法興;沈法興敗亡後;輔佐李子通;而李子通敗亡後;效力於杜伏威。李百藥出身超級豪門;又是中土儒林泰斗;本人德才兼備;任何一個雄主都會委以重任;但他的“天命觀”在中土四雄爭霸的後期;卻給了江左集團以致命一擊;幫助李唐在最短時間內以最小代價攻佔了江左;統一了中土;不過李百藥並沒有因此立功;反而被李淵貶黜到了西北邊陲;直到李世民登基後;李百藥才迎來了仕途的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