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地說,這時的韓信是冤枉的。但認真想想,卻也不冤枉。他早就應該想到劉邦會來這一手。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功高震主,死到臨頭,這些道理,他不是不懂。武涉、蒯通他們也講得很清楚:劉邦這個人,是靠不住的。在政治鬥爭中,交情友誼,親密戰友什麼的,也是靠不住的。武涉說,劉邦這個人,野心極大而品性極差。他多次被項王捏在手裡,項王可憐他,不肯殺他,他卻一脫離危險便反咬項王一口,其不可親近信任如此,你怎麼就那麼信得過他呢?告訴你吧,閣下之所以能活到今天,全因為項王還在。項王今日亡,明天就輪到閣下!蒯通也說,永遠都不要相信什麼君臣之誼。文種、范蠡輔佐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報仇雪恨,打敗吳國,成就霸業,立功成名之日也就是他們身首異處之時。(被勾踐賜死的是文種。勾踐滅吳後,送了一把寶劍給文種,對他說,先生教給寡人七條殺人的辦法,寡人用了三條就把吳國給滅了,這第四條就在先生身上做個實驗吧!於是文種自殺。范蠡則早就預見了這一天,因此功成之後立即身退,悄悄地逃離越國,後來成為有名的富商。)
這些話說得都很透徹,可惜韓信聽不進去,這才有了今天。
如果說,婦人之仁使韓信坐失良機,那麼,小人之心則使他鑄成大錯。韓信殺鍾離眜以討好劉邦,至少犯了三個錯誤。第一,他賣友求榮,便首先在道德上輸了一著,使自己成為道德法庭上的罪人。我們知道,韓信原本是無罪的。加上他戰功顯赫,天下皆知,劉邦要殺他,就要受到道義上的譴責,承擔道義上的責任。現在好了,劉邦可以放手幹了。因為他要誅殺的,已不是勞苦功高的英雄,而是背信棄義的小人。殺功臣是有忌諱的,殺小人則理所應當。所謂&ldo;小人&rdo;,在中國也差不多就是人人得而誅之的意思。所以韓信此舉,無異為劉邦洗刷了道德罪責,而把自己送上了刑場。
第二,韓信討好獻媚,說明心中有愧,在心理上也輸了一著。本來,劉邦是多少有些心虛的。他知道韓信謀反的事是誣告,也知道剛一勝利就殺功臣有些那個。現在他理直氣壯了。你韓信不曾想過謀反麼?窩藏敵將鍾離眜就是鐵證!如果說不是為了謀反,只是出於哥們義氣,那你怕什麼?現在主動把他的腦袋獻上來,只能說明你做賊心虛,弄不好還是殺人滅口!結果,沒罪的成了有罪,有愧的反倒無愧。韓信此著,豈非授人以柄,自己給自己栽贓?
第三,韓信主動屈膝,說明自己心虛,在戰術上又輸了一著。&ldo;兩軍相敵勇者勝&rdo;,韓信的心虛,就壯了劉邦的膽。本來劉邦還有些怕韓信的,現在不怕了。原來那個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克的大將軍韓信,也不過爾爾!別看他神氣十足威風八面,原來內心深處虛弱得不堪一擊。我劉某不過只是說了一聲&ldo;南巡&rdo;,他就嚇得屁滾尿流,忙不迭地把鐵哥們賣了。這種人還不好收拾嗎?
顯然,韓信出賣朋友,並沒能保住自己,反倒加速了自己的滅亡。
現在,韓信已是砧板上的魚肉,只等劉邦下手。
劉邦並不著急。
在變相軟禁韓信的那些日子裡,劉邦經常找韓信聊天,十分優遊從容地和韓信議論諸將的才能,各有不同。有一次,劉邦問韓信,像我這樣的,能帶多少兵?韓信說,超不過十萬。又問:你呢?韓信說,多多益善。劉邦就笑了,好好好,多多益善,怎麼被我抓起來了?韓信說,陛下不善將兵,而善將將(善於駕御將領),這就是我韓信鬥不過陛下的原因。再說陛下是天才,哪裡是人才比得上的(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其實,話說到這個份上,韓信就該反思一下了。
所謂&ldo;天授&rdo;,是指&ldo;天子&rdo;(君權神授)還是&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