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地區,地處我國廣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東部,東接河西走廊西端,西至塔里木河下游,南起阿爾金山,北到庫魯克山。它在古代是絲綢之路經過的地方。
羅布泊畔的古城樓蘭,地居當時東西交通的咽喉。《史記》中記載:&ldo;樓蘭姑師邑有城郭,臨鹽澤。鹽澤去長安可五千裡。&rdo;也正因為這樣,羅布泊還曾被稱為&ldo;樓蘭海&rdo;、&ldo;牢蘭海&rdo;。
清朝乾隆時的《河4紀幼略》一書中,曾對羅布泊作了這樣的描述:
&ldo;羅布淖爾為西域巨澤,在西域近東偏北,合受偏眾山水,共六大支。綿地五千裡,經流四千五百里。其餘沙磧阻隔,潛伏不見者不算。以山勢揆之、迴環行折,無不趨歸淖爾。淖爾東西二百餘裡,南北百餘裡,冬夏不盈不縮。&rdo;
這許許多多歷史記載,都說明羅布泊一直是湖泊。
1956年,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隊來新疆時,曾經到達羅布泊畔,見湖水浩蕩,進湖要坐橡皮船。
1964年,那時,羅布泊已經開始乾涸,但還有湖水。
到了1972年,羅布泊完全乾涸了,變成一片堅硬的鹽澤。
我乘直升機至羅布泊,曾經中途降落在湖底,見到那裡是一片白色的鹽鹼,連直升機停在上面,都不會陷下去。
羅布泊那浩蕩的湖水,到哪裡去了?
原來,羅布泊之水,來自我國最大的內陸河‐‐塔里木河,以及孔雀河和車爾臣河。自五六十年代以來,新疆興起許多農場,紛紛截斷河水。於是,原來流入羅布泊的河流,全被切斷。羅布泊地區白天烈日炎炎,氣溫很高。羅布泊水在烈日下大量蒸發,只出不進,湖水越來越少,以至全都乾涸。
由於羅布泊水本來是個鹹水湖,湖水乾涸時便析出大量的鹽,形成堅硬的鹽澤。於是,羅布泊成了&ldo;聚寶盆&rdo;,也成了&ldo;神秘之地&rdo;。
羅布泊雖然乾涸,但是從飛機上仍能清楚看見當年的湖岸:一條明顯的曲線。過了這曲線,就從米灰色變成了淡黃色,又重新進入沙漠了。
從人造衛星上拍攝的羅布泊全貌,像只大耳朵。不過,從直升機上,只能看到這&ldo;大耳朵&rdo;的區域性。
彭加木的老同事夏訓誠曾說,&ldo;1980年訪問美國期間,我去華盛頓遙感專家艾爾?巴茲家中做客,發現他的家中竟掛著羅布泊的&l;大耳朵&r;地圖(從衛星上看,羅布泊酷似大耳朵)。當時他問我&l;耳輪&r;、&l;耳孔&r;和&l;耳垂&r;等表示什麼,我沒能答上來。&rdo;
夏訓誠感嘆,&ldo;羅布泊、樓蘭在中國,但其研究卻在國外!&rdo;從19世紀中葉以來,羅布泊和樓蘭古國一直是科學探險和考察的熱點區域。許多國外的科學家,都來到羅布泊進行科考。夏訓誠是國內進入羅布泊科學考察次數最多的科學家。
夏訓誠說,後來,中國科學考察隊透過水準測量、光譜測定、分段取樣、分析和對1958年航空影象的判讀及有關文獻的綜合分析後,得出對&ldo;大耳朵&rdo;的新認識‐‐&ldo;耳輪&rdo;是湖水退縮鹽殼形成過程中的年、季韻律線,不是湖岸階地和湖岸堤;&ldo;耳孔&rdo;是伸入湖中的半島,將羅布泊分成東西兩湖;&ldo;耳垂&rdo;是喀拉和順湖注入羅布泊形成的三角洲,在衛星照片上有四個不同時期的三角洲。據介紹,&ldo;大耳朵&rdo;是20世紀60年代初期湖水退縮迅速形成的。
夏訓誠還說,中國的沙漠分為十三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