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2章 宋嫂魚羹

嬴政面容平靜,暗道朕吃過豆腐。

兩宋君臣則一直在思量,過往以為大宋與前朝最大的不同是文治,但觀後人文字並非如此。

趙匡胤:“資本主義為何物?”

趙普:“似乎是商賈之業。”宋朝能靠商道與北方如狼似虎的鄰居對峙甚至反敗為勝?

汴京、臨安百姓思考沒那麼深奧,只從隻言片語中找到一點熟悉的東西。

“醜婆婆藥鋪已經開了,就在汴京。”

“王媽鬼茶就是一窟鬼茶坊,陳媽面具風藥鋪都在臨安。”

什麼叫廣而告之,這就是,廣告打到歷朝歷代。

原來後人還會知曉升斗小民為生活奔波的辛勞。

糊糊:“宋朝飲食發展有當時發達的市民經濟推動,美食珍饈不再是王公貴族的專屬,也如舊時王謝堂前燕一般,飛入尋常百姓家。宋朝推崇士大夫,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如今我們獲知的許多資訊,不管正史野史,比如蔥絲雕花、豆芽裡塞肉餡……大多是那時流傳下來的。

但最主要的原因是鐵製鍋具和油料作物的推廣,炒菜這一中餐大殺器正式登上歷史舞臺。北魏時期著名農學家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是種花家現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農學典籍,其中記載一道炒雞子法。

打破,著銅鐺中,攪令黃白相雜。細擘蔥白,下鹽米、渾豉,麻油炒之,甚香美。換成白話就是,把雞蛋打在銅鐺裡,充分攪動,再撒點蔥花,放入鹽、渾豉,用麻油去炒,嘎嘎香。

從賈思勰所在的北魏到宋朝,吃貨們在炒菜這條路上走了六百多年。”

迷霧麋鹿迷了路:不是吃貨們不努力,是鐵器限制了我們發揮。

天涯赤子心:“勰”是個生僻字,單獨認不認識,但前頭加“賈思”兩個字,就知道該怎麼讀了。

賈思勰仰看天幕目瞪口呆,家人議論紛紛,如果朝代、姓名、著農書三條都不差的話,天幕上說的人應該就是他們認識的賈思勰。

賈思勰難以置信自言自語道:“農學家!”後人認定他是農學家,雖然家中世代務農,但他的本職是官員啊!足跡所經幷州、朝歌、壺關、上黨、井陘等地的高陽郡太守。

或許同張仲景一般,醫名超越官名。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賈思勰興奮道:“我的農書流傳下去了。”完整的流傳到千餘年後。

與此同時,一個同樣以“勰”為名的人,他姓劉,南朝齊梁之間人,與北魏差不多同時期,生出一個無厘頭的猜想,他的名與姓放在一起,後人能第一時間認出來嗎?他也寫過一本書,名為《文心雕龍》。

李世民:“果然是鐵鍋。”

長孫無忌:“炸秦檜時用的是油。”

重新審視兩宋,文治突出,武功拉胯,但另一方面百姓生活安逸,他們竟然放開宵禁有夜市。

李世民:“油料作物?”浮現在腦海中的是芝麻,貴族人家最常用的油。

若兩宋市井小食都廣泛用油炸,要麼是找到新的油料作物,要麼是有更先進的榨油方法。

糊糊:“宋朝飲食業發達,許多女子亦投身其中成為廚娘。除一部分家庭奴婢,另一些帶有自僱性質,幫人操辦席面獲取工錢和賞金。

廚娘對女子而言是一份高薪且有前途的職業,從各種歷史文獻記載來看,優秀的廚娘所獲不菲,做一頓飯抵得上普通人家一個月的收入,絹帛或至百匹,錢或至二三百錢。

宋五嫂就是汴京城中芸芸眾廚娘中的一員,關於她的手藝名聲,沒有明確記載,但從往後經歷推測出,必然是佼佼者。

文獻對她的前半生並沒有過多介紹,只當做一場前情提要。她正式登上舞臺已經南宋淳熙年間,彼時在位的皇帝是宋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