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人,及弟孫權,至臥榻前,囑付曰:“天下方亂,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大可有為。子布等幸善相吾弟。”乃取印綬與孫權曰:“若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創業之艱難,善自圖之!”權大哭,拜受印綬。策告母曰:“兒天年已盡,不能奉慈母。今將印綬付弟,望母朝夕訓之。父兄舊人,慎勿輕怠。”母哭曰:“恐汝弟年幼,不能任大事,當復如何?”策曰:“弟才勝兒十倍,足當大任。倘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瑜。恨周瑜不在此,不得面囑之也!”又喚諸弟囑曰:“吾死之後,汝等並輔仲謀。宗族中敢有生異心者,眾共誅之;骨肉為逆,不得入祖墳安葬。”諸弟泣受命。又喚妻喬夫人謂曰:“吾與汝不幸中途相分,汝須孝養尊姑。早晚汝妹入見,可囑其轉致周郎,盡心輔佐吾弟,休負我平日相知之雅。”言訖,瞑目而逝。年止二十六歲。後人有詩讚曰:“獨戰東南地,人稱小霸王。運籌如虎踞,決策似鷹揚。威鎮三江靖,名聞四海香。臨終遺大事,專意屬周郎。”到最後的一口氣,我們都沒看到孫策對這一章回裡面所做的兩個決定有什麼後悔,或其他什麼憂鬱,嘆氣之類的表現。他都是發生事情,處理事情,繼續處理其他事情。做他該做的,處理他該處理的事情。在生活裡,我們多多少少都會為剛過去的事情做個什麼總結之類的,或者,至少也算算自己損失多少吧。可這個孫策,真的是特別,好象沒見他有這樣的反應。勇往直前,屬於戰士的戰場。。。

孫策既死,孫權哭倒於床前。張昭曰:“此非將軍哭時也。宜一面治喪事,一面理軍國大事。”權乃收淚。張昭令孫靜理會喪事,請孫權出堂,受眾文武謁賀。孫權生得方頤大口,碧眼紫髯。昔漢使劉琬入吳,見孫家諸昆仲,因語人曰:“吾遍觀孫氏兄弟,雖各才氣秀達,然皆祿祚不終。惟仲謀形貌奇偉,骨格非常,乃大貴之表,又享高壽,眾皆不及也。”從這裡看字面,孫權是不是屬於我們現在所說的混血兒?可無論如何,三國裡面的一大主角就是這個碧眼兒了。面相這一說,在中國的民間一直都是很流行的。而且,似乎都是很有一頂的說服力!雖然很多人都說這是迷信,我們應該相信科學。但為什麼,這面鄉不是一門自然科學呢?難道老外研究植物就是自然科學,我們的祖先研究人就是迷信?你們醫生拿人來左割右縫,喂泥丸,打掉針就是科學,我們的祖先看你面相,生長發育狀況就是沒有根據的胡說八道?那為什麼他們卻把事情說得那麼準確呢?是否該把這一民間的勞動成果正名一下,納入自然科學或其他科學之列,以造福人類呢?我們中國人,不能一味的說外國的東西都好,卻把自己的傳統精華丟掉。這將是多麼的可惜,可悲!有些事情不能都與國際接軌給接掉了,我們也要讓國際來跟我們接軌!只有這樣,我們國家才會富強起來!

且說當時孫權承孫策遺命,掌江東之事。經理未定,人報周瑜自巴丘提兵回吳。權曰:“公瑾已回,吾無憂矣。”原來周瑜守禦巴丘。聞知孫策中箭被傷,因此回來問候;將至吳郡,聞策已亡,故星夜來奔喪。當下周瑜哭拜於孫策靈柩之前。吳太夫人出,以遺囑之語告瑜,瑜拜伏於地曰:“敢不效犬馬之力,繼之以死!”少頃,孫權入。周瑜拜見畢,權曰:“願公無忘先兄遺命。”瑜頓首曰:“願以肝腦塗地,報知己之恩。”權曰:“今承父兄之業,將何策以守之?”瑜曰:“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為今之計,須求高明遠見之人為輔,然後江東可定也。”權曰:“先兄遺言:內事托子布,外事全賴公瑾。”瑜曰:“子布賢達之士,足當大任。瑜不才,恐負倚托之重,願薦一人以輔將軍。”權問何人。瑜曰:“姓魯,名肅,字子敬,臨淮東川人也。此人胸懷韜略,腹隱機謀。早年喪父,事母至孝。其家極富,嘗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