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透過了,還有六科封駁。”
承乾臉色不快。
“翰林院只是朕的顧問機構,你們替朕草詔,但無封駁之權!”
馬周也氣的不輕。
皇帝今天一大早這是吃錯了藥啊,說話這麼衝。
“陛下說的沒錯,翰林院只是陛下的顧問機構,無封駁之權。但我等有權拒絕為陛下草詔!”
翰林院的許多職責,與過去的中書省類似,中書決策和草詔,門下審議和封駁,尚書執行。
翰林院沒有封駁回皇帝詔令的權力,但他們有權不給皇帝草詔啊。
過去中書也沒少這樣做,皇帝的詔令如果太過份,中書就拒絕草詔。
“馬周,這是你一個人的意思,還有所有學士的意思呢?”
“臣馬周拒絕草擬此詔。”
“臣許敬宗拒絕草擬此詔。”
“臣孔潁達”
翰林院九位學士,馬周是翰林承旨學士,他不肯草詔,其餘八位學士也一樣都不肯草詔。
一時間,御書房裡的氣氛十分僵硬。
“沒了張屠夫,也不用吃帶毛的豬,你們不草詔,朕可以自己草詔。”
過去草詔的是中書舍人,後來翰林學士也可草詔,與中書舍人分掌內外詔。
現在草詔之權都在翰林學士。
可承乾是天子,翰林學士不肯草詔,他自己也是能夠直接擬詔的。
遇到這麼一個執拗的皇帝,馬周他們也沒辦法了。
他們總不能去搶皇帝的筆,不讓他寫吧?
一片沉默。
學士們一個個面冷如霜,站在那裡,沉默的看著皇帝自己寫詔書。
許敬宗還是忍不住。
“陛下就算自己擬詔,可這詔令在內閣和科院也通不過。沒有內閣的印章,沒有六科的印章,沒有他們的署名。這詔書也就只是一道中旨,下面的官員可以拒絕執行。請問,到時陛下又打算怎麼辦呢?”
無規矩不成方圓。
朝廷也有一套制度的。
沒有了制度,那豈不亂套。
這套決策審議執行的制度,可不是現在才有的。
隋唐以來,這套制度是越發的成熟。
皇帝限制相權,弄出了三省六部群相制度,如今又有內閣翰林院內外相。而相同的,皇帝的權威也不是就至高無上為所欲為了。
皇帝的詔令要經過翰林草詔,經過內閣用印,還要經過六科最後封駁,任何一關沒有透過,皇帝的這詔令都將變成無效的中旨。
辦事官員可以拒絕執行。
這,就是制度。
在這個制度下,需要的是君臣協議,有時需要互相妥協讓步,或者是做利益交換。
連李世民那麼強勢時,都有詔令被中書門下退回的時候,不要說如今了。
“他們當然可以駁回朕的詔令!”
承乾不屑的哼了一聲,他現在就是要讓他們駁回。
既然談不攏,那就掀桌子。
要不然,他這個皇帝永遠沒出頭之日,永遠就是宰相們控制的傀儡。
他現在要看看,宰相們有沒有這個膽氣跟他硬頂到底。
真把事情鬧大了,除非這些人廢掉他。
但他仔細分析過,宰相中也許有人會這樣想,但不會所有人都這樣想。
他就是要拼一把,不拼,就永遠是這樣了。
皇帝這話一出。
馬周眼中閃過一道光,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皇帝這話中有話啊,他想幹嘛?
許久,馬周長嘆一聲。
“陛下,何必如此呢。陛下有自己的想法,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