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17章 汙其名

“諸位,朝鮮國王李琿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表面上臣服大明,暗地裡勾結女真人。透過與大明的交易,私下向大金國提供了鐵器、糧食和工匠、農夫。

若是任由其如此發展下去,用不了多少年,大明身邊就會出現一對兒強敵。今日召喚眾愛卿入宮,就是想聽一聽諸位的意見,朝廷該如何針對此事?”

當最後到來的王安落座,皇帝把手裡的半塊番薯放在爐臺上,揹著手走到了大地圖跟前,宣佈了今天御前會議的主題。果不其然,針對的是朝鮮!紙上寫的那些人名,應該就是朝鮮國內的大臣和王族了。

“……”但群臣們沒有事先看過那張紙,突聞皇帝對朝鮮表達了極大不滿,一時有點回不過味兒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冒然發言。

“……陛下,以陸軍之利,出兵朝鮮撥亂反正也無不可。只是路途遙遠,沒有遼東驛道之便,恐難以補給。”等了片刻,在內閣首輔葉向高無數道目光的催促下,兵部尚書王在晉不得不起身打破了尷尬。

關於朝鮮這些年的表現朝廷裡是有所耳聞的,李琿登基之後奉行不背明、不怒金的政策,想當牆頭草兩邊不得罪,也讓很多大明官員非常不齒。

想當年如果不是先帝勒緊褲腰帶、掏空了朝廷儲備,咬著牙出兵與倭國拼殺,朝鮮還能不能存在都是問題。結果國家保住了、李家王朝延續了,你們卻在關鍵時刻掉鏈子,人品太差!

但人品差歸人品差,朝鮮畢竟是個國家,人口還不少,除了心裡明白不能再將其視為堅定的友邦之外,好像也沒什麼反制措施。

出兵干預,一提起這件事,眾人腦海中就會浮現出n多反例。從隋煬帝開始,朝鮮就一直若即若離,從來也沒被中原王朝真正佔領過。

其原因肯定多種多樣,比如地理。朝鮮半島多山,不利於大規模騎兵快速穿插,反倒適合步兵據險而守。如果把戰線拉得過長,就要面臨後勤補給問題。

想解決這個問題,就要牢牢佔據住遼東地區,以便從內地徵集的糧草輜重能順利透過。其實光佔據也不太夠,從天津開始算,抵達丹東要1500餘里,沿途的驛道經常受天災影響被迫中斷。

一車糧食,經過如此長距離的運輸,人吃馬嚼的到了鴨綠江邊就剩不下多少了?如果再翻山越嶺的運過鴨綠江送到前線將士手中,可能還要再搭上一車。

如此耗費巨大還無法保證隨時暢通的後勤補給線,對於任何一箇中原王朝來講都是很難長時間維持的。最主要的是咬著牙把朝鮮打下來了,能得到什麼好處呢?

山?西南地區多的是,根本爬不完。水?黃淮地區年年氾濫,根本用不完。糧食?朝鮮人自己還吃不飽呢,就算把他們全餓死又能搶回來幾何?

人口?中原王朝最不缺的就是人。真沒必要從門頭溝拉一車煤,翻山越嶺拼了命的專門跑到大同去賣,這不真成閒的蛋疼了。

所以說沒有需求才是上千年來中原王朝不和朝鮮玩命的根源,同時也說明了一個問題,當人窮到一定程度時連強盜都不會搭理,反倒更安全了。

王在晉的話聽上去是在順著皇帝的意思說,實際上則是在用血淋淋的歷史教訓提醒皇帝別一時意氣用事,用名牌大皮鞋去踩一堆臭狗屎。

就算踩個稀巴爛也不解氣,更沒好處。原本人家就是稀巴爛,再踩幾腳也無所謂。可大皮鞋卻有可能因此變臭、無法再穿,得不償失。

“如果不走陸路,從威海港用大海船運送輜重渡海呢?”見到皇帝面色不太好,葉向高趕緊又提出一個新方案。

他不懂軍事,但懂皇帝的心思。這位萬歲爺那真是爺,半點委屈也不肯受,屬於睚眥必報的性格。現在既然盯上朝鮮了,就不是誰能一句兩句說服的。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