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反應就是……這是有錢沒地方花了嗎?
但這股荒唐馬上就被一股喜悅所替代。
要是真這樣……那開心麻花不就成了全國性的劇社了麼?這是好事啊!
可喜悅之後……取而代之的是一抹疑惑。
“能說下原因嗎?楊老師。”
“原因很簡單,沉音、遼芭、南藝、上戲……我打算在這幾個地方各自有一個固定的人才輸送、篩選渠道。不在簡簡單單拘泥於燕京這一塊,而是在這幾個國內的重點藝術院校之中,篩選那些有潛力,有表演天賦的苗子。”
楊蜜這麼一說完,沉滕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開心麻花》能和雙唯達成合作的最基本條件,就是他們負責接住雙唯的藝人下沉式培訓。
說白了,小品也是話劇的一種。
而這種小劇場形式,與觀眾直接互動的表演方式,是最磨練演員演技的一座平臺。
這也是《開心麻花》唯一的優勢。
而他們自己對於如何安排這些演員,也有著自己的一套方法。
一開始是暖場小品、脫口秀。這是初選,選出來優秀的苗子,往舞臺劇的各個角色上面輸送。
輸送上去,演技提高了,雙唯把人拿走開始做推廣。
而推廣成名的人,再來到開心麻花時,又成了賣票的號召力和保證。
這是一套良性迴圈。
而開心麻花的創作者們平常也確實有著很多很多……或許和一些舞臺劇結合不成,但單個拎出來卻非常有趣的段子、小品等等。
這方面的表演資源根本不愁。
兩邊是互惠互利的。
而楊蜜的意思也很簡單。
比起傳統的星探系統,她應該是想透過更全面的瞭解……比如到時候《開心麻花》劇社去各大學校招人,然後那些有表演經驗的人過來演。看看誰行就籤,不行就走人……
有了《開心麻花》這個平臺,對於演員的演技、上進心、天賦等等綜合因素考慮的可以更全面。
道理,沉滕懂了。
但問題是……
“這樣擴張……我擔心演員質量……還有運營成本……”
“運營成本你們倒不用擔心,因為這次張總和餘總沒來,所以你把我的意思帶到就行。最大頭的場地問題我可以想辦法,你們只需要拿出來足夠過硬的節目,以及人員加入後充足的鍛鍊機會方案就行,如何?”
“這……”
沉滕肯定不能直接答應。
得和張辰、餘凱商量。
但在心裡,他對這件事的看法是挺樂觀的。
畢竟這對劇社來講,只能在本地開,和全國性開,是兩種概念。
如果《開心麻花》能做到多點開花,並且全都能穩定執行。賺多少錢先不提,至少……德芸社的那種雛形出來了。
只不過……
“只是為了讓這些演員們進來,就花費了這麼多……合適麼?”
他有些不解的問道。
楊蜜沒回答這個問題。
因為沒法回答。
她能說什麼?
說:錢並不重要?
那自己在對方眼裡的形象恐怕就和冤大頭掛鉤了。
可昨天晚上哥哥說的話還歷歷在目,她確實也不能再繼續摸魚了。
於是,直接轉移了話題:
“我現在其實最心儀的地方是兩個,一個是沉陽,一個是魔都。你覺得怎麼樣?”
雖然事情還沒說定,但不妨礙沉滕跟著她的思路往下走。
想了想,他微微搖頭:
“我覺得沉陽不太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