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嚯……這麼多?”
等讓那個姓馬的小夥子把劇本捧過來時,許鑫看著這一厚摞玩意,徹底驚了。
“都等著許導您拍板呢。”
這小夥子笑著接了一句。
實在想不起來他叫啥的許鑫微微搖了搖頭,隨手拿了一本後,說道:
“行,辛苦你了。”
“誒,應該的。……您喝茶。”
“好,謝謝。行了,你去忙吧,我自己慢慢看。”
聽到這話,年輕人禮貌的退了出去。
而許鑫則隨手拿起來了一本名為《親愛的小孩》的劇本,看了起來。
現在這個階段,隨著藝創中心劇本庫的日益增多,加上許鑫的刻意放權的緣故,有些小投資的劇本他基本已經不審了。
都交給了廠裡。
沒辦法,自從和滬圈、銀都練起來了之後,整個西北圈頗有些三英戰呂布的意思。一些在京圈得不到資源,或者是單純的融不進去的人,好多都抱著試試的心態到了這邊來。
編劇其實是一個很自由的職業。
除非是那種根深蒂固,一個劇本寫出來不管什麼樣都有人買那種大牛人。
否則,多數時間,他們也都是處於“尋求組隊”的狀態。
而廠裡的藝創中心在門檻方面,編劇其實是最低的。
演員想進去,至少得考個演員團的編制。
導演雖然不用,但至少也得有一些說得過去的執導經驗。
唯獨編劇,沒有任何門檻。
你帶著劇本過來,只要過了稽核,就能加入。
而加入之後,也不要求你考進編劇團,也不要求你必須得表忠心。
給予了所有創作者最高的自由。
並且,劇本只要過了入庫審,就有獎金髮。
獎金雖然不多,也就幾千塊。可要知道,這只是入庫審,一旦有導演看上了,想要投資,那麼就可以正式聊待遇問題了。
你想賣多少錢,想怎麼合作之類的。
作為國企平臺,廠裡是有保障的。
而這種相對自由的工作環境,也讓劇本的數量膨脹到一個很恐怖的地步。
10年才成立。
這才過了不到兩年,西影廠劇本庫的庫存,已經超過了800。
這還是過審的。
沒過審的,提出修改意見再改稿之類的,會更多。
並且,編劇俱樂部有個最大的優點,也是當年考慮到當年那個形勢,大家研究出來的條款。
那就是“可以匿名”。
別人都是編劇:張三。可到了西影廠這邊,張三就能套個馬甲,取個什麼“溜溜梅”之類的暱稱,也能過審。
不要求編劇署名,覺得身份不方便實名制投稿,那就用作者名。
這一層皮下去,給了許多“身在曹營”之人一層偽裝。
所以,從藝創中心成立開始,劇本真就沒缺過。
而拿過來這個劇本後,許鑫看了兩眼故事梗概,這才發現……竟然是一個“打拐”題材。
頓時覺得有些新鮮。
又把劇本翻到了開頭,這才發現編劇的名字。
作者:張翼德
他嘴角一抽……
心說這大哥又是哪路神仙?
於是開啟了電腦,登入了廠裡內部的查詢系統。
他的許可權高,能直接看到這劇本的具體資訊。
把《親愛的小孩》錄入進去後,直接查出來了。
張驥,作家名:張翼德,作品:《合夥人》、《親愛的小孩》
?
他一愣。
心說這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