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跟著家裡學習起這門手藝,或者不幹這個就得餓肚子,現實把人逼的……按照謙兒哥的說法,舊社會的那些手藝人,大多數其實都是如此。哪有什麼高來高去的想法?大家一開始只是想不餓肚子而已。”
“太絕對了吧?”
“嗯,是很絕對,但絕對裡也存在著變數。可不管怎樣,我覺得謙兒哥說的是有道理的。我不信這些老師傅一開始就是發自內心的熱愛,肯定有人是機緣巧合之下,來到了這邊,開始跟著上一代老師傅們學。動機,肯定是不純粹的。也沒必要特別去較真,重要的是過程。
這些老師傅們機緣巧合下入了行,最珍貴的品質是那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葉君他們上來就是高開高走,從什麼傳承、根基出發,我覺得出發點就有問題。讓他們改變了角度,不要去過多突顯立意。紀錄片最重要的是什麼?不是你灌輸的個人思想,個人風格,而是立意。你要讓大家看到你拍的東西,和你產生共鳴。而不是從一開始就給出一個大命題,讓觀眾順著這個思路走。”
楊蜜微微點頭。
顯然也認可老公的說法。
確實……
如果上來就各種大帽子給扣上,那就跟主旋律的宣傳片沒啥區別了。
反倒沒了那股“舌尖”的味道。
……
倆人就這麼一路聊著開回了家。
回家的時候,把這事情一說,楊大林也挺驚訝的。
然後來了一句:
“你倆……應該不要了吧?”
楊蜜一聽老爹這話裡有話,納悶的問道:
“咋?爸,咱倆多子多福不好嗎?”
“你閨女今天玩皮球,丟別的孩子臉上了。孩子哇哇哭,老師跟我說完,我給他們班的那個孩子家長好一頓道歉。”
“……”
“……”
兩口子看了一眼在屋裡叮叮咚咚彈琴的閨女,一下子就明白了姥爺的意思。
行吧。
反正倆人目前還沒繼續要孩子的打算。
先這樣吧。
楊蜜露胳膊挽袖子的打算等閨女彈完琴,教育一下她。
許鑫則直接去了自己的工作室裡,開啟了郵箱,開始看起來了葉君發的紀錄片文案和拍攝計劃。
一直到晚上飯做好,他才出來。
拿手機給葉君發了個微信:
“明天上午10點,導演組開個會。”
這次,葉君他們搞的文案比較合他的胃口。
只不過有些小細節需要修改。
把需要修改的地方講清楚後,這片子也就能開始拍了。
而飯桌上,得知了傶薇懷孕的楊春玲一陣驚訝,接著便說道:
“那到時候咱們給孩子送件百家衣去。寓意好,吉利。”
楊蜜或許全能,但針線活她是真的不行。
許鑫就更別提了。小時候上勞動課,老師教針線活,他家裡沒漏洞的襪子,用剪刀剪了個豁口,最後給那豁口縫的跟狗啃的一樣。
所以這活既然是岳母提出來的,那就您老人家能者多勞吧。
至於群裡……
風平浪靜。
楊蜜說懷孕頭三個月儘量別和別人說,對孩子不好。
傶薇和老王就守口如瓶。
繼續水群、繼續聊天,絕口不提懷孕的事情。
不過許鑫看著王斯聰在群裡的聊天,發現他心態應該算是平穩下來了。
那就行。
本身這是喜事,也不是啥驚嚇,心態轉變過來就好。
吃完了飯,閒來無事的他問王斯聰要了婚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