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後的情況我就不再多說了,在剛才也都告訴大家了,整個戰役的安排部署我不是很清楚,只瞭解一些大體的情況,就告訴大家吧。
自從我們分開後,我和菜鳥應該說非常順利的回來見到了軍部軍長、參謀長和副軍長几位大佬。
我們將情況彙報後不久,他們從其他渠道也獲得了差不多的資訊,這事我是後來聽營長說得,兩個渠道獲取的情報基本一致。
這事自然引起了幾位大佬的高度重視,對全軍甚至是集團軍的整個安排部署都作了相應的調整部署。
開始的部署好象都還是以防禦為主,這事也是後來營長說得,直到後來接到你們破壞了“裟巴力猶”的“前線指揮中心”上面才作出了相應調整。
我們“米拉利帝國”利用對方指揮系統被破壞的時機,利用對方指揮不暢的這個情況,成功的對“裟巴力猶”實施了誘敵深入然後反擊包圍的策略。
負責前線對抗的部隊在後續部隊的掩護接應下大多數順利的先一步退出了交火狀態,就算沒有退出的也是成功的將對方誘入了包圍圈。
而“裟巴力猶”聯邦國在失去上面指揮的情況下,只得按原定計劃展開攻擊,被我們成功引入幾個包圍圈。
我們緊急調配的導彈部隊抓住機會對其進行了打擊,使其進攻部隊遭受重創,當然我們自己也有一些部隊由於同對方靠的太近,交火又過於激烈,沒有及時撤出陣地,也一同犧牲了。
在導彈部隊覆蓋式攻擊後,對方剩餘的殘餘人員不是被包圍的部隊消滅就是抓獲,聽說這次光我們軍抓獲的俘虜就高達一萬兩千人,正面的交火看上去猛烈人員眾多,不過卻不是雙方的主戰場。
不管是按照之前“裟巴力猶”的部署安排,還是後來我們“米拉利帝國”方面的將計就計,都只是為了吸引對方的注意力而已。
如果不是你們成功的破壞了對方的“前線指揮中心”讓對方指揮不暢,我想我們也沒那麼容易將對方順利消滅。
而主要戰場是在那幾個礦區,特別是我們在負責防守的一個礦區的戰鬥,和第七軍負責防守的西林礦區。
我們第六軍防守的一號拉頓礦區戰況最為慘烈,據說我們雖然知道“裟巴力猶”聯邦國導彈部隊“箭頭部隊”會攻擊礦區的守軍,也採取了防禦措施。
但由於不敢撤離防禦陣地,所以還是傷亡慘重,對方的遠端打擊給我們帶來了大量的傷亡,不過我們第六軍在周圍負責伏擊“裟巴力猶”聯邦國地面部隊的幾支部隊如第一縱隊,第三縱隊和軍直特戰一團,二團以及軍直機甲三團,四團倒是毫髮無損。
在“裟巴力猶”聯邦國地面部隊對礦區發動攻擊後,我們也按照預定計劃對其進行了包圍,順利的消滅了“裟巴力猶”聯邦國得地面部隊,並抓獲了大量俘虜。
不過據說負責防守的地面部隊損失慘重,但戰爭就是這樣,要是沒有一點付出就想取得勝利,顯然也是妄想。
而由第七軍飛甲軍負責的西林礦區聽說也是在付出一定傷亡後順利防禦住對方的進攻,保住了西林礦區。
據說他們的戰鬥也不比我們拉頓礦區輕鬆,也死了不少人,至於萊克礦區到是諸事順利,派去防守的部隊沒有受到任何攻擊。
這個結果到時跟收到的情報相符,三個礦區的防守工作,只有一號礦區拉頓礦區的防守部隊被對方的“箭頭部隊”的導彈攻擊幾乎全滅,差點被攻破。
不過在剩下三十多人的拼死抵抗下,外圍負責包圍的部隊及時發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