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3部分

就勉為其難。

守衛要塞的主力是炮兵,這海參崴在1905年日俄戰爭時光海岸炮兵就有12個營,可到了1918年2月,因為俄國國內局勢的撲朔迷離,只剩下4個炮兵營,等第一天登陸搶灘的戰鬥打完,4個炮兵營幾乎損失了所有的火炮,人員傷亡也過半,不得不在要塞司令兼第七步兵旅旅長彼邵夫的命令下撤到了二線陣地。

要說這時候的日本陸軍還是很能吃苦的,佔領沿海要塞和炮臺後,第十二師團抓緊時間很快就逐次展開上了岸,師團長柴五郎把自己的海參崴派遣軍司令部設在了沿海要塞核心炮臺裡,鋼筋水泥的建築雖然在日本海軍主力艦280mm口徑的大炮轟擊下遭受了損傷,但論堅固程度總比野營帳篷強的多!

登陸損失半個大隊,上岸後又折損了大半個大隊,日本第十二師團打頭陣的第十二旅團步兵第14聯隊折損了三分之一的兵力,被師團長柴五郎換到了二線休整補充,換上了十二旅團的步兵第47聯隊打頭陣。

這一夜柴五郎和他的久留米師團被登陸和上岸耗費了太多的精力和體力,以至於登陸無力繼續乘勝追擊繼續攻擊海參崴城內的俄軍。

1918年2月28日這一天中日兩國向西伯利亞和遠東五路出擊,中國參戰軍在陸地上的三路大軍都取得了相當不錯的進展,而日本海參崴派遣軍和日本海軍在海參崴搶灘登陸的表現只能算是差強人意。

至於日本的外興安嶺派遣軍,由於海參崴以北的海域都還沒有解凍,日本的外興安嶺派遣軍倒是直接從庫頁島北上,跨過冰面,順利的攻克了廟街,千里冰封下的廟街距離黑龍江注入黑龍江河口的地方約有80公里,距離哈巴羅夫斯克約有977公里,距離前世遠東的重工業城市共青城有582公里。

這廟街在夏季不結冰的時候,中型海輪可達,是遠東河運與近海運輸的轉運港,但因為不通鐵路,加上這會兒才2月底還沒有解凍,外興安嶺派遣軍雖然名義上有日軍第七師團和第五師團這兩個常備師團組成,實際只派出了原本駐紮在關東州第七師團一個旅團的先頭部隊。

1918年時,由日本陸大舊8期畢業的藤井幸槌擔任師團長的第七師團編制如下:第7師團

第13步兵旅團:第25步兵聯隊、第26步兵聯隊第14步兵旅團:第27步兵聯隊、第28步兵聯隊第7騎兵聯隊

第7野戰炮兵聯隊

第7工兵聯隊

第7運輸聯隊

日本陸軍第七師團於1888年5月12日在北海道札幌成立,是日本帝國陸軍由6個區域指揮部重組成1個分割槽指揮部後,所建立的第1個師團。

當時重組是由普魯士軍事顧問雅各布·梅克爾所提出的。

該師團負責北海道的防務,並分成4個分割槽(札幌、函館,旭川和釧路),由於日本政府鼓勵以退役軍人防守北海道,第7師團的兵力超額,幷包括有許多原本來自日本其他地區計程車兵。

母體為屯田兵的北國兵團第7師團的母體是1885年根據《屯田兵條例》成立的在北海道的屯田兵。屯田兵身兼北海道的開發和北方防禦這兩項重任。平時開墾、從事農耕;若有戰事就投入戰鬥的半農半兵的半吊子部隊。和前6個師團不同,被改編成師團是很晚的事。

甲午戰爭後的1896年,正式被改編成為第7師團。聯隊從札幌、旭川、函館和釧路4個聯隊區徵兵和補充,但是當時北海道的人口很稀少,有時在聯隊區一個聯隊徵不齊的話,只能由東北地區(青森、巖手、山形等)來補充不足的人手。

用王庚的話來說,第七師團就是小鬼子的農兵部隊,擱在日本戰國那就是以扎槍為主要裝備的足輕了,平時務農,戰時打仗,人多可不屬於武士,戰鬥力極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