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的快速傳播,讓華國上下受到一次“洗禮”。
這種顛倒黑白的文化殖民,讓人們深刻認識到,和諧社會里, 並不是誰都想和諧,還有人在破壞這種和諧。
就整件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林小溪寫了一篇文章,直接投給內參。
在陳家和共同信仰的人努力之下,出現在內參上。
相比較外界傳播的那些,這上面的資料和用詞更加大膽,更加犀利。
林小溪所代表的鷹派少壯派,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從上到下,開始進行內部整風運動。
一時間,又處理了很多人。
林小溪履職之後,燒得幾把火,一把比一把旺。
在社會上還在議論的時候,林小溪已經踏上了走訪之路。
她的腳步去過很多地方,但為了林小溪的安全,儘量去人多的地方。
林小溪也知道保護她的人很辛苦,並沒有拒絕。
往人多的地方鑽,真讓林小溪發現了當地非常有特點的地方。
她在很多地方執政都深入到學校社群調研。
不僅如此,她還有系統,因此能夠非常準確地,得到第一手資料。
她發現在貴省當地,不僅學校裡的籃球場和足球場,經常有人打球。
就連社群裡的廣場上,沒有人打籃球,甚至社群裡面還有非常大的比賽場地。
不僅社群跟社群一場比賽 ,村裡有技術的,也可以過來比賽。
獎金很少,甚至沒有獎金。
獎品倒是挺有意思。
如果比賽比較盛大第一名一頭豬,第二名一隻羊,第三名兩隻雞。
其他沒有得獎的,也不生氣,也不氣餒。
貴在參與,他們參與了比賽,感受到打球的樂趣,這就夠了。
大家純粹是因為興趣愛好。
林小溪詢問了當地的官員,得知他們當地打籃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民國時期。
林小溪越聽眼睛越亮,她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亮點。
這是她在其他地方工作沒有遇到的。
林小溪在鄉間,看到村頭的打穀場上,擺著兩個籃球架。
這些籃球架是用木頭做的,籃球筐邊緣使用鋼筋做的。
經過風吹日曬,木頭老化,顫顫巍巍。
可就是這樣簡陋的籃球場,一群孩子在打球。
他們的歡呼聲和笑聲,伴隨著他們的汗水,肆意地綻放著快樂。
這才叫體育。
這才是籃球的真諦!
職業球賽上,很多人的技術更好,打得也非常激烈,可大家往往不能感同身受,感受不到樂趣。
除了比分的輸贏,能夠帶來那片刻的刺激和激動之外,給別人帶來的快樂少之又少。
當然了,職業籃球運動員,他們也熱愛籃球,也希望籃球事業能夠蓬勃發展。
可真正的籃球只在賽場上嗎?
不,在林小溪的心裡,運動在於民眾,在民間。
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三高人群越來越多。
華國人民身高增加的同時,體重也在快速增加,肥胖人群也在不斷地增加。
如果人們能夠運動起來,加快人體新陳代謝,可以讓身體變得更健康。
可是運動對很多人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事情,遠遠沒有躺著看手機追劇有意思。
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透過林小溪的瞭解,他們之所以沉迷在遊戲中,很多情況下是因為他們沒有玩的地方,沒有讓他們發洩精力的渠道。
如果有健康的,安全的運動環境,很多男孩子都會願意出來打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