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陳軒明白。
他所要求的無源動力甲確實存在不小的設計難度。
尤其是想要保證結構的靈活性更是如此。
這裡的靈活性可不僅僅指的是正常的上下活動,而是能夠近似人類關節和姿態的活動。
目前來說,機械機構想要完全靈活的模擬人類的姿態,放眼全藍星都算是個難題。
此前在這方面做的比較好的是白頭鷹的波士頓動力,他們的機器人率先實現了單腿和立定跳躍、奔跑、避障翻越和自平衡。
雖然放出的影片帶有一定的剪輯效果。
但是在動作靈活度方面已經相當絲滑了。
這便是機械設計上的學問。
當然,也于波士頓動力採用了液壓助力系統有關,相比傳統的電機助力的爆發力更強。
但不管怎樣,想要讓機械結構的能儘可能的保持活動的絲滑,本身就存在設計難題。
好在陳軒表示不需要動力,這倒是降低了不少難度,否則在設計的同時,還得兼顧考慮動力系統的預設。
可即便如此,想要做到陳軒要求的那一點也確實不容易。
至於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研究並配發的單兵外骨骼,與他要求的無源動力甲更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
機械外骨骼源於早期人們受到甲蟲的啟發,嘗試發明由鋼鐵框架構成並且可由人穿上的機械裝置。
通常又稱為“動力外骨骼”(powered exoskeleton)。
它的本質上是一種可穿戴機器人。
一般包括整機設計、驅動器(機構)設計、控制策略三部分;其中的“控制策略”也就是人機實時互動和控制,是其中的核心難點。
但它並不是護甲,而是一種人體助力系統。
旨在增強人體的功能性,包括力量、地形跨越能力等。
當今藍星對機械外骨骼研究和運用主要是兩種型別,那就是增幅型和輔助型。
目前夏國和白頭鷹都已經配發了實用款。
夏國的機械外骨骼起步較早,幾乎和大型無人機差不多時間起步,所以技術較為領先。
但這並不符合陳軒的要求。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機械外骨骼不夠靈活。
當前的機械外骨骼大多運用在了後勤側。
其次外骨骼只是框架,想要對其進行主體的擴充套件,遠比陳軒直接讓人設計一套可穿戴的靈活戰甲技術難度更高。
故而他是可以理解宏宇重科為何擺爛的。
因為他的要求確實存在不小的設計難度。
雖然以當前夏國機械設計的技術儲備完全可以做到。
但是需要花費較多的精力。
百萬設計費也很正常。
但讓他感到氣憤的是張友盼和李建平二人糊弄的他態度。
有難度可以說,要加錢也沒問題。
價碼是對方開的,承諾是對方許的,到頭來卻選擇擺爛。
這才是陳軒為之不滿的地方。
“真把我當豬崽了?”
他驀然冷笑。
旋即收斂情緒,重新取出手機,再次撥通了對方的號碼。
足足過了半分鐘,張友盼才略顯不耐的接了電話。
“我不是說了嗎?”
“去走法律途徑,合同簽完,這件事就不歸銷售部管了。”
張友盼的聲音從手機的另一頭傳出。
陳軒勾著嘴角用不緊不慢的語氣說道。
“抱歉,張專員。”
“我承認我剛才說話有點大聲。”
“這樣吧,七位數的設計費我願意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