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8部分

“如果我遠征軍七月包圍平壤;那麼就有兩種可能;一是一鼓而下;平壤已經攻克;戰爭已經結束;通濟渠是否中斷已無關大局;一是正在圍攻平壤;糧草輜重正由水陸兩道源源不斷運往平壤城下;通濟渠暫時中斷已經影響不了戰爭結果。反之;我遠征軍若未能於七月包圍平壤;戰爭程序嚴重延誤;那麼也有兩種結果;一是延長戰爭時間;暫停攻擊步伐;穩固已佔領區域;等待明年春天再打平壤;還有一種結果是就此結束戰爭;無功而返。這種情形下;通濟渠是否中斷;同樣不會危及到東征勝負。所以;齊王出京戡亂的最佳時間便是七月;早了不行;遲了也不行。”

楊慶稍加沉吟後;問道;“我幾十萬衛府軍殺進高句麗;水陸夾攻;勢如破竹;哪裡要等到七月?”

現在通濟渠一線的局勢急劇惡化;通濟渠隨時都會中斷;齊王楊喃越快進入戡亂戰場;就能越早逆轉危局;這對東都政局和東征戰場來說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為何非要等到七月?現在距離七月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在這麼長的時間內;會出現各種各樣無法預測的變化;一旦這些變化讓東都和地方官府徹底失去對通濟渠的控制;那麼就必然會對東都戰場造成嚴重危害。

楊潛苦笑搖頭;“六月;是遠東的雨季;高句麗境內的所有河流都會暴漲。戰爭期間;高句麗人會充分利用這種天然優勢;不惜決堤放水;以滔滔洪流來阻御我遠征軍的前進步伐。對於他們來說;只要把我遠征軍包圍平壤的時間拖到八月;那麼他們就有一線機會把戰爭拖到冬季。冬季來臨;大雪一下;我遠征軍如果還在平壤城下;必定敗亡。所以;我遠征軍如果未能在七月包圍平壤;那麼攻擊難度將成倍增加;停止攻擊是最理智的選擇。同理;我遠征軍如果未能在九月攻克平壤;就必須後撤;否則有全軍覆沒之危。”

楊潛說到這裡;再度搖頭;“遠東地形複雜;氣候惡劣;真正適合我遠征軍攻打高句麗的時間只有四個月;而在這四個月的時間裡攻陷一個全民皆兵的蠻荒之國;難度實在太大。”

楊慶久久無語。很顯然;齊王楊喃非要等七月出兵;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而元氏、獨孤氏和鄭氏要聯合自己現在出兵戡亂;則是出於軍事上的考慮;也就是說;自己必須牢牢掌控通濟渠戰場上的主動權;東都方面才能幫助齊王楊喃實現其政治目標;而各政治勢力亦能在這一過程中追逐利益最大化。

。。。

第兩百一十章 不樂觀

“你……”楊慶遲疑著;躊躇著;緩緩問道;“你對東征……不樂觀?”

楊慶這話問得很艱難。在他眼裡;年紀輕輕的楊潛不會有這等非同尋常的想法;退一步說;即便楊潛有這樣的想法;但因為這一想法背離了主流;再加上身份地位過於敏感;楊潛也不會在自己面前、在這樣嚴肅的場合說出來。然而;楊潛終究是說出來了;那麼原因只有一個;肯定是源自楊恭仁的指使。以楊恭仁謹慎的性格;同樣不會說出這等授人以柄的話;所以;這一“不合時宜”的說法只能來自東都某位“大佬”;而這位“大佬”向自己傳遞這個訊息的用意不言自明;關鍵時刻雪中送炭;遠比將來大局已定的時候錦上添花要好。

楊潛目光堅定;語氣堅決;“不樂觀。”

楊慶的神色驟然凝重。不樂觀?這代表了什麼?是不是代表東征要麼無功而返;要麼延續到明年?

以皇帝和改革派發動東征的決心;以及透過這次東征必須實現的重大政治目標來說;他們是破釜沉舟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所以東征程序如果受阻;這場戰爭可能會延續到明年甚至更久。

戰爭一旦延續下去;國內局勢的變數就大了;東都政局的發展就撲朔迷離了;而更重要的是;東都大大小小的政治勢力有了更為充足的時間“推波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