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部分

了。好在顧承志不是個好色之人,每夜仍是宿在僖未殿,並未點良娣的牌子。

第一八五章 微服南下

第一八五章 微服南下

永安十八年二月末,皇上下了一道旨意,引得滿朝譁然。皇上指派皇聖孫下西洋宣揚大趙國威,並促進大趙和西洋諸國的交流。

無數反對的奏摺像雪片一樣堆積在皇帝的御案上,同時贊同的奏摺也堆滿了御案的另一頭。

永安帝看著跪在下面的孫子,心中百感交集,想起了在他決定下旨冊封顧承志為皇聖孫的前一夜,那一夜永安帝跟皇后談了一夜。

永安帝之所以會冊立顧承志為皇聖孫,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結束太子和漢王兩人長達十幾年的爭鬥。太子年少有為,剛冊立為太子的那幾年意氣風發,跟漢王兩兄弟也是手足情深,兩人同為永安帝左膀右臂。誰知一場病奪取了太子的健康,且一直無法根除。多年的臥病在床,摧垮了太子的身體,也摧垮了太子的品性。漢王也在朝臣的挑唆下,越來越不安分,可漢王雖驍勇善戰卻不善朝事,並不適合承繼大統。幸好太子雖不如以前能幹,卻也沒犯下大的過錯,廢太子是不可能的。永安帝一直希望能冊立為皇聖孫,可惜太子長子燕郡王名分雖有,卻能力不足,性子雖寬和卻耳根子軟,實在不是繼承帝位的好人選。好在顧承志年年長大,越來越合永安帝的心意,顧承志性子寬和仁厚卻不偏聽偏信,對父兄孝順有情義,與政事上也頗有見地,正是未來繼承大統的好人選。

顧承志雖不是嫡長卻是嫡賢,永安帝思量再三終是決定立顧承志為皇聖孫。原想著只要燕郡王做個閒散王爺或者賢王都可以,顧承志兄弟便不會像太子兄弟一樣,只沒想到這還不到一年,燕郡王就被人挑唆了。

顧承志一臉堅決地跪在地上,他心裡也很不好受,當邱先生告訴他杜家嗣子的事背後之人有燕郡王的影子,他便果斷地下令停止調查,那是他的大哥,他們兄弟不能步太子和漢王的後塵。這次離京是顧承志主動向皇帝請旨的,他需要到京城之外去看看,看看大趙看看大趙的子民,他要成長,成長到可以把整個大趙握在手裡,成長到別人不敢有異心。所以顧承志選擇暫離京城,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天子亦然,只呆在京城便只能坐井觀天。

永安帝看著顧承志問道,“你真地決定了?離開京城,可能會有許多困難,也可能有殺身之禍。。。”

“回皇爺爺,孫兒決心已定。想當年皇曾爺爺和皇爺爺在馬背上打下了大趙的天下,父親也曾隨皇爺爺領兵上戰場,到了孫兒這一輩,生於安樂,離開京城的次數一隻手便能數清。孫兒幾次離京看到京城外的景象,才真正發覺天大地大,只安於京城一隅彷如坐井觀天,孫兒不能像皇爺爺一樣征戰沙場,卻也想能到外面走走,看看這天下,看看大趙的百姓,體會百姓過得日子。”顧承志堅定地回道。

“。。。好,既然你下了決定,皇爺爺支援你不過離京在外,諸事不便,你的安全要放在第一位。你要體驗百姓生活,就去南撾做個縣令試試吧,那裡離南平侯現在住的地方不遠,若有急事,可向南平侯求助。”

顧承志要下西洋的訊息,讓聖孫府炸開了鍋,有人想跟著去開眼界,有人怕坐船怕丟性命。袁橙衣連著罰了幾個人,眾人才安分了點。顧承志把隨行人員名單精簡了再精簡,除了侍衛最終只定了十來個人隨行。

深夜,袁橙衣熬了湯水帶著人來到排雲殿,顧承志正在燈燭下皺著眉寫奏章,旁邊的太監宮女看到袁橙衣正準備行禮,袁橙衣一擺手阻止了他們。

袁橙衣從身後的宮女手裡接過食盒,輕手放在旁邊的桌上,這才轉過頭來,拿剪子修了下燭火。

顧承志這才抬頭看到袁橙衣,溫柔地一笑,放下手中的筆扶上了袁橙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