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2部分

而視,劍拔弩張。

這不是私人恩怨,更非是意氣之爭。

而是理念之分,理想之爭。

主張集權中央與地方分權,無為而治的爭鬥。

兩者勢同水火,不能共存。

劉德此時恰好轉身,他感覺這帳中的氣氛忽然之間就變得有些怪異了。

但這與他沒關係。

劉德只需要將廷議主持下去,然後將大臣們的意見上報給老爹就算大功告成。

這次廷議,對劉德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議題不是出風頭,而是,這次廷議由他主持。

在漢室,除了天子、丞相和太后有資格主持廷議外,也就只有太子能替父主持大臣廷議!

“請諸卿繼續商議……”劉德張開雙手,道:“我會將諸位臣工的意見,全部上秉父皇!”

……………………………………………………

與此同時,吳國,廣陵城吳王王宮之中,一場同樣的君前會議正在召開。

議題的核心是:吳國何去何從!

過去一個月,對於吳王劉濞的打擊實在太大了!

先是長安天子重賄齊趙諸侯,結果,那幫牆頭草說倒戈就倒戈,竟然全部拋棄與他的約定,一心只願做忠臣了。

這也就算了,反正齊趙諸侯與他的吳國隔著兩三千里。

但是,長安天子先是冊封皇子劉發為長沙王,劉發不過十二三歲,威脅不大,但長沙國經吳苪五十多年經營,可謂固若金湯,國中三萬郡兵,也是一塊硬骨頭,等閒還真啃不動。

這也就罷了,在劉濞的計劃中,一旦舉事,他會聯絡吳苪的子孫們,讓他們起兵,聯絡忠於吳氏的將領,就算拿不下長沙也能牽制長沙的郡兵。

問題的關鍵出在楚國。

楚國在吳國的上游,而且楚國經過元王、夷王兩代人的經營,國力雖然沒有吳國強,但城池堅固,兵力也有七八萬。

現在的楚王劉戊雖然才能庸碌,腦子不怎麼靈活。

但假如他站在長安那邊,那麼,想反長安,成功率幾乎為零。

別的不說,倘若楚王站在長安那邊,甚至只是保持中立,吳**隊立刻就要被楚國、長沙困在荊楚一帶,不能擊敗這兩個藩國,吳國大軍根本不敢出豫章一步。

原因很簡單,你前腳出兵,後腳人家就能抄了你老窩。

原本,楚王劉戊與劉濞是約定好一同清君側的。

但誰想,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了。

河東的汾脽的九鼎一出現,楚王劉戊立刻就撕毀了跟他的盟約,居然還要在明年正月去朝覲長安天子……

現在吳王劉濞召集召集的謀臣食客武將,就是要商討,怎麼讓劉戊回到吳楚大聯盟的家庭中來。

只是可惜,這些謀臣食客們,就沒一個拿出來的主意有可行性的。

居然還有白痴提議,用黃金賄賂劉戊……

劉戊雖然才智跟他的父祖無法比,但卻也不是一個鑽進錢眼裡的守財奴,況且,即使是那樣,想要收買一個封國三郡五十三城的諸侯王,那得拿出多少錢來?

差點把劉濞給氣死!

“諸位,難道,寡人就只能坐以待斃?”劉濞看著他的臣子們,失望的道:“既然如此,寡人倒不如自飲毒酒,以免遭豎子之辱……”

這時候,一個年輕的將軍出列拜道:“大王,末將有一策,只是有些……”

“說……”劉濞看過去,發現是他的愛將恆霸,對於恆霸,劉濞很清楚,這個年輕人腦子很靈!上次就是他獻的清君側之策,因此立刻有了期待。

“大王,末將以為如今長安天子風頭正勁,此時與之硬碰,天下人心,諸侯都不會在大王這邊,既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