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諸夏舉國之力,不僅僅要跪契丹,特麼連西夏也要跪!
真正是丟光了諸夏的臉面!
但,趙家的江山,卻是穩如泰山。
以至於延綿數百年,直到蒙元出世,才被滅亡。
也不得不說,這特麼真是個笑話!
但事實就是如此。
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都是如此!
自然,劉徹也是不敢逆這歷史大勢,更不敢得罪天下人。
不過好在,身為穿越者,劉徹倒是明白,為何秦隋二世而亡,而趙宋卻能享國數百年的緣故。
這是因為利益啊。
對中國人來說,有好處的事情,拼了命也會去做。
倘若沒有好處的事情,自然是誰傻誰做。
就如同明朝的鄭和下西洋,真真是諸夏的地理大發現。
龐大的艦隊,越過萬里海疆,直抵非洲好望角,甚至有傳言,鄭和艦隊曾經抵達美洲。
即使只是好望角,這個發現也足夠驚人了!
因為,他證明了這個世界很大。
但是,明朝是怎麼做的?
朱棣為了擺闊,拿著大批的資源,跟外域之國,做起了平等貿易。
甚至,有國家進貢一點微不足道的東西,就能從明朝哪裡換走幾乎是數十倍乃至於百倍的財富!
這樣的行為,固然是讓西洋諸國都是歡天喜地的來到北京,恭問陛下聖安。
但是呢,這樣的行為,對於一個國家,對於一個民族來說,簡直就是病!
拿著自己的資源,去養外人。
通俗點來說,就是外忍內殘。
這就跟後世的男人,拿著老婆的錢去養小蜜一樣,一旦被老婆知道,肯定是天崩地裂。
所以,明朝文官一把大火,將鄭和艦隊燒的乾乾淨淨,連片紙都不曾留下。
這是因為那些文官****嗎?
或許吧!
但是,假如鄭和艦隊下西洋,帶去的不是問候和饋贈,而是殺戮和征服。
出海的艦隊,每年都運載數之不盡的黃金白銀,迴歸母港。
舉國上下,都因為鄭和艦隊的存在,而受益匪淺。
誰敢燒?誰又能燒?
怕是就是動一下舢板,都會被人吊起來打!
趙普說:治大國如烹小鮮。
但在劉徹看來,治大國,其實只要做好一件事情——利益分配。
就像此次打下河套。
正常的想法,如同武帝那樣,當然是設立郡縣,實行國家開發。
但問題是——國家開發,就要將壓力和負擔轉嫁給天下人。
而且,在這個其中,官僚們上下其手,輕輕鬆鬆就將負擔加重幾倍甚至十幾倍。
如此一來,自然是民不聊生。
老百姓的生活都被影響了,那誰還****一樣的去支援皇帝開疆拓土呢?
因為,皇帝打下的土地越多,自己的負擔就越重。
聰明人自然會知道怎麼選擇。
而劉徹想要改變這個死迴圈。
公家的東西,自然不會有人珍惜,但自家的東西,卻一定會拼死愛惜!
屯墾團的制度,是時候,再次擴張了。
與之並舉的,當然還有加恩封國。
不過,現在已經不是幾年前了。
所以,這加恩封國的政策,就得改一改了。
想到這裡,劉徹就站起身來,舉著酒樽,笑眯眯的看向群臣,說道:“賴社稷之靈,祖宗庇護,將士用力,再獲馬邑之勝!今朕與諸君,共聚一堂,為前線將士之勝而歡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