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裝束放倭國武士身上,大概就可以被勒令切腹。僭越到如此地步,非死不可。
馮玉寬聽得哈哈大笑,宋成廉搖頭苦笑。北條卻沒有停止,他帶著酒勁說道:“如果你們想賣東西也不是不可以。你們可以修建一處所在。專門在此銷售……”
這頓飯吃完,也沒叫姑娘。至少馮玉寬等人離開的時候並沒有叫,至於留在這邊的北條是不是叫了姑娘,馮玉寬與宋成廉完全不在乎。
大夥在乎的是江戶幕府的安排。北條肯定不是那個能做主的傢伙,所以他說的應該是幕府將軍的意思。
與之前的倭國幕府相比,江戶幕府實力全面超過它們。
自從德川家康建立的幕府擁有嚴密控制下的政治體制,經過德川秀忠、德川家光兩代將軍,幕府統治趨於穩定。
江戶時代將軍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著全國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許多重要城市,全國其他地區分成大大小小兩百多個“藩”,藩的首領必須聽命於將軍。靠著這些直屬於將軍的力量,德川家擁有隨時鎮壓大名的實力。
全國的大名分為三類,親藩、譜代和外樣大名。將軍與大名都養著自己的家臣即武士,他們構成了幕府統治的基礎,從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構成的封建統治制度即幕藩體制。
親藩、譜代也擁有封地和軍隊,單純靠他們就有能與外樣大名作戰的實力。將軍直屬領地加上這票傢伙,外樣大名想造反是千難萬難。
至於整個倭國的民眾都被嚴格的等級制度分為四個階層:武士、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德川幕府對外實行鎖國政策,嚴禁日本人與外國貿易,禁止日本與海外交往,把外國商人和傳教士驅逐出境,只許同中國、朝鮮、荷蘭等國通商,而且只准在長崎一地進行。
從這個角度,現在的將軍允許‘大明’在江戶建立起貿易點,已經說明現在的大名被逼急了。非得靠這條貿易線解決將軍眼前面對的嚴重問題。
宋成廉很是不解,“難道幕府真準備開國麼?”
馮玉寬糾正道:“倭國與中國的貿易從來沒有被中斷過。擴大我們的貿易,和開國政策毫無關係。說起來,倭國在這方面還真比滿清強!”
提起滿清的禁海,馮玉寬臉色就變得非常難看,甚至有些惡狠狠起來。宋成廉知道馮玉寬對滿清的厭惡,只能把話題轉到北條代為轉達的訊息,“馮大哥,為何這件事不是由幕府將軍發話,難道他們看不起咱們麼?”
馮玉寬想起禁海令就一頭火,夾槍帶棒的罵著滿清的禁海惡性,又把這所謂的倭國版禁海令講給宋成廉。
1616年,第二代將軍德川秀忠採取了進一步禁教措施。主要內容是:第一、進一步取締洋教;第二、一切外國船隻均不得在大名領地通商,只能在長崎和平戶從事貿易活動;第三、中國船隻不受此規定之限制。
聽到這裡,宋成廉趕緊附和著馮玉寬的怒罵。表示滿清朝廷還不如倭國。
有人附和,馮玉寬覺得解氣,這才繼續講述下去。
因為洋教的問題,16年,幕府下令禁止西班牙船隻來日本。之後十幾年內,德川幕府連續五次頒佈了所謂的“鎖國令”。
其中主要內容是:第一、禁止日本船出海貿易和日本人與海外往來,偷渡者要處以死刑;第二、取締一切洋教的傳教活動,對潛入日本的傳教士應該予以告發和逮捕,徹底殲滅洋教的影響;第三、對駛抵日本的外國船隻實行嚴密的監視,貿易活動也由幕府進行嚴格的管制。
然而這些行動依舊不牽扯中國船。畢竟中國與倭國貿易這麼多年,大家知根知底,倭國知道中國並不會接著貿易將洋教人員送到倭國境內。
所以倭國的“鎖國體制”最終確立起來,更多的卻是針對歐羅巴來的洋教,並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