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痛恨田文鏡乃是河南官員的共性,如果田文鏡死了的話,這幫人是要放鞭炮慶賀才行。
不過此時河南官員明顯不準備這麼幹,畢竟田文鏡只是逼得官員日子很難過,霍崇是真的派人在河南境內大大殺戮一番。殺官倒也罷了,官員們來自五湖四海。殺小吏就是對本地人動手,很是影響心情。
當下眾人都覺得田文鏡要跑路,畢竟河南河北隔條河。有種玩笑的說法,河南巡撫晚上在黃河裡丟塊磚頭,第二天京城就能知道。
京城這邊的訊息也已經傳到河南。皇上弘晝要遷都。眾人都不太相信,卻也不敢不信。
商議下,資訊彙集起來。逐漸有了條理。
河南本身一馬平川,四戰之地。來自東西南北的兵力想進入河南,都很容易。守河南的就得放著四面八方的敵人。
整個河南能夠自守的地方竟然只有‘河南府’,就是洛陽府。洛陽府位於洛陽盆地之中。是熊耳山、嵩山、外方山、周山、邙山之間的洛河、伊河沖積平原。
盆地內南北高,中間低,略呈槽形。北部為邙山黃土丘陵,中部是呈階地的伊、洛河沖積平原,南部為萬安山低山丘陵和山前洪積沖積坡地。盆地呈東西狹長的橢圓形,地勢自東向西傾斜。
盆地內是廣袤的平原,地勢平坦開闊,交通便利;氣候溫暖,物產豐茂。肥沃的沖積平原保證了農業生產的豐收,使之能夠養活密集的人口。相對封閉的自然環境顯然也有利於軍事防衛,盆地周圍山巒相交處的交通孔道上,歷代設有多處關隘要塞,號稱東有成皋軒轅之險,西有函谷崤函之固。因此,洛陽盆地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帝王建都之所。
當即就有人質疑為何不定都洛陽。然而官員是讀書人,雖然大多數不知道洛陽是怎麼一回事,卻從歷史書上讀過許多故事。當即有人嘲諷道:“哪裡聽說過定都洛陽前線!”
想想也是,如果洛陽與西安都在手中,當然是守住虎牢關等要地,防備敵人從河南平原地區殺入洛陽。
等天下有變,大軍可以從洛陽出發,殺出虎牢關,開始在河南平原肆虐。
眾人討論著討論著,發現弘晝要遷都西安的辦法竟然沒問題。西北的清軍數量眾多,又都是精銳。掌握了西北軍,又掌握四川與湖廣。便是霍崇奪取了江寧又如何呢?
這邊有江寧出身的官員。講述著如果是從上游順江而下,及萬大軍可以輕易衝到江寧,對江寧城實施圍攻。霍崇這邊難以防備。
不過說了這麼一圈,最後眾人還是得面對現實。朝廷全面反攻霍崇得好幾年之後,當下河南註定要陷落霍崇之手。這些官員們到底要怎麼做呢?
不少人眼神閃爍,他們當了這麼多年官,在河南也有不少土地。若是投降就能換取到自身安泰,想來許多人就敢將面前的同僚綁了,送給霍崇當見面禮。
然而霍崇在山東的做法已經轟動天下,緊挨著山東的河南更是清楚的很。
那些官員家的土地早就被霍崇沒收,士紳家的土地也被霍崇奪走。霍崇在山東這麼幹,在河南肯定會這麼幹。投降霍崇就意味著家裡土地要被奪走,誰也不願意啊。
商議就在這樣毫無結果的局面下結束了。河南官員發現自己處於一個尷尬的位置上。自己的上頭皇帝要跑路,可自己竟然連投降都沒辦法。史書上從來沒聽說過這樣的事情。